“娱乐周刊”的八卦记者显然是一个专业人士,他敏锐地嗅到了玛丽亚和荣耀至死之间的共同之处:亨利-布鲁姆。
作为玛丽亚的现者和幕后推手,亨利在音乐业界名声不俗,他以敏锐的嗅觉和出色的市场能力见长,当初玛丽亚到纽约寻找梦想时其实并不被看好,毕竟当时的流行趋势不是玛丽亚这样的歌手,但亨利不仅现了玛丽亚的天赋,而且准确定位、包装,将玛丽亚推到了公众面前。
更重要的是,亨利为玛丽亚寻找到了第一个直播表演舞台:1990年NBA总决赛中场表演。正是这个表演舞台,让全美国观众认识到了玛丽亚的能力和才华,玛丽亚标志性的高音和丝滑般的音质政府了许多观众的心,两个月之后,玛丽亚拿到了第一个公告牌单曲榜冠军;再一个月之后,玛丽亚的张专辑达到了白金销量。
一举成名。
可以说,亨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九十年代初通讯相对闭塞,人们了解新闻的渠道局限于报纸和电台,要将歌手推广出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玛丽亚的成功无疑要记住亨利这位经纪人不可磨灭的功劳。
但随后,先后两张专辑都取得了成功的玛丽亚背叛了亨利,选择了更为光明的前途,虽然具体内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但在那之后,亨利一蹶不振,玛丽亚事业越来越成功,这个事实却是圈内人都一清二楚的。
现在,亨利时隔两年之后再次签约了新艺人,而且又是一次大胆勇敢的尝试——突破自我的摇滚乐队。荣耀至死的崛起之路更多是依靠着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公路巡演还是摇滚风格的变革,都是来自于乐队本身的实力,在通讯闭塞的情况下,却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话题效应,在短短五周时间内就完成了张专辑的白金销量,成绩斐然。
但是没有人能够忽略亨利为荣耀至死注入的活力:百代唱片的一纸合约不容忽视,各大电台的资源、行渠道的广泛、宣传行程的完善都是巨大的优势;同时亨利还为乐队保持了足够的自由和个性,功不可没。
在“娱乐周刊”看来,荣耀至死就是亨利蛰伏两年之后,重新征战音乐市场的武器,但同时,荣耀至死还是亨利向玛丽亚、向圈内人证明自己能力的赌注。毕竟,当初亨利是被玛丽亚抛弃的,而且从亨利销声匿迹的举动也让人们不得不猜想:亨利受到了巨大伤害,所以现在亨利重新出现在行业视线内,人们很容易就往这方面联想起来。
虽然荣耀至死和玛丽亚是两组截然不同风格的歌手,即使放在格莱美上双方竞争的领域也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二者之间的竞争,销量的对决、人气的对峙、成就的对抗,这都是二者之间可以进行比较的内容。
当然,这场对决并不公平,玛丽亚现在正处于自己事业的巅峰,这是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累积之后爆的成果;而荣耀至死才不过出道五周时间而已,双方的力量对比不是一个层面上。但即使如此,二者之间的竞争也足以迸出火花了。
虽然玛丽亚新专辑“音乐盒”在十二月十五号正式得到了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的四白金认证,也就是说这张专辑销量已经正式迈过了四百万门槛;但荣耀至死的张专辑“几近成名”也即将在1994年一月第一周得到美国唱片业协会的白金认证,荣耀至死这样一支新人乐队仅仅用五周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水准,由此可见,力量对比其实并没有表面看起来差距那么明显。
更何况,年末这段时间,荣耀至死的主唱雨果所掀起的舆论风暴可以说是完爆玛丽亚,现在雨果才是整个美国最为炙手可热的艺人,所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样以来,同样是亨利经手的歌手,到底是背叛了亨利的玛丽亚取胜,还是亨利卷土重来的荣耀至死更胜一筹,这也就成为了令人期待的对决。
“娱乐周刊”的这种推测也在1993年最后一周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排名烘托之下,越具有可看性起来,意外的是,居然引起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力,“休斯顿纪事报”也同样跟风做了一个相关报道,引了更多讨论。
这也就再次证实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查德-约翰的理论:公众的需求触了媒体的供给。
新闻媒体的热闹成为了1993年最后的注脚,也成为了“几近成名”白金销量的历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