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全美最著名的正规八卦杂志之一“娱乐周刊”,就刊登了重磅消息。“娱乐周刊”和“美国周刊”这种以八卦新闻求生存的杂志和“国家询问报”这样超市八卦小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娱乐周刊”他们不仅仅报道八卦,还有许多专业版块,乐评、影评等专业评论也都是得到认可的,杂志的专访、专题策划等也都得到了经纪公司等行业内部的认可,而且他们的八卦也更有可信性,不像“国家询问报”那样胡编乱造。
“娱乐周刊”就以乌玛和理查德进出酒店的偷拍照片作为封面——当晚可不仅仅是安东尼-邦德-斯图尔特拍摄到了照片,这并不是独家,拍摄到照片的媒体就足足有七家,其中还有小部分专业狗仔队,很快就把手中的照片高价脱手给其他报刊杂志,这才是“低俗小说”被二十多名记者围堵的重要原因。
这也就是乌玛最近一直在炒作和雨果复合新闻的恶性后果,她周围的狗仔队远远超出了想象。
在“娱乐周刊”的报道之中,他们编造了一个十分可信的故事。他们表示,据说,乌玛能够进入“低俗小说”剧组很有可能是依靠某制作人的关系,作为男主角的雨果对此表示了反对,但结果还是被某制作人强制镇压,这才促成了两个人的合作。
据说,剧组开拍之后,雨果表现一直十分专业,展现了作为一名演员的职业道德和水准,得到了剧组上下众口一致的称赞;但是乌玛就相对差强人意了,而且她一直试图再次利用雨果炒作复合新闻的手段引了雨果的强烈不满,导致剧组内部出现了不合的声音。显然,敬业又亲切的雨果有更好的人缘,得到了剧组大部分工作人员的支持,包括导演昆汀。
根据内幕消息说,乌玛的行为在剧组引了许多怨言,特别是在她无故缺席多日拍摄之后,她不得不再次和某制作人完成交易,让这位制作人将剧组的骚动镇压下来,以方便乌玛能够将剩余戏份顺利完成。
但是目前整个剧组都已经分崩离析了,要不是昆汀和雨果努力维持着剧组内部的和谐,“低俗小说”的拍摄很有可能就要被迫中断了。
显然,“娱乐周刊”的这个故事通篇都充满了“据说”、“可能”之类的不确定词汇,但却清晰勾勒出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这种说法得到了其他几家业界同行的认可,同时也成为了目前整个舆论潮流最热门的一种说法。
虽然有“娱乐周刊”这样的八卦杂志迫不及待地就开始爆料,但乌玛的经纪人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他们还是第一时间阻止了团队进行辟谣,通过“旧金山纪事报”这样的大型报纸来澄清事实,“乌玛和理查德只是单纯为了讨论剧本才有了那次见面,之前乌玛由于身体不舒服缺席了一周的拍摄,与剧组的拍摄进度脱节;而且乌玛对于自己的角色也提出了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进一步讨论分析,这才有了见面。
而昆汀也站出来为乌玛澄清,表示了那些子虚乌有的猜测是根本不存在的。雨果作为合作的对手戏演员兼朋友,他也表示媒体的猜测是不负责任的。”
这种说法是最为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清楚明白地把事情解释了清楚,并且把昆汀和雨果拉进来,让他们为乌玛站台,澄清误会。而昆汀和雨果在接受采访时的场面话都被剔除了背后意思,直接刊登在了报纸上。
不得不说,乌玛经纪人的危机公关处理还是十分到位的,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低俗小说”制作人团队的功劳,他们也是不会允许事情闹大,把整个剧组都拖下水的。
但是乌玛经纪人却没有预料到一件事,那就是仇恨值。
一方面,乌玛之前试图利用雨果炒作新闻,她身上就吸引了足够的关注,现在事情居然有了反转,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爆点,没有媒体愿意放过这个明摆着的商机;另一方面,雨果一个人所吸引的仇恨值就足够强悍了,虽然这一次媒体没有办法针对雨果,但他们可以借着乌玛的事将“低俗小说”剧组拉下水,甚至影响到雨果,有许多媒体都愿意不顾一切地“教训”一下雨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落井下石的媒体完全是一家接着一家,让人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似乎乌玛这一次真的是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