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人物”周刊这一评选是带有强烈的娱乐色彩,但没有人会否认,杂志的这个评选是具有十分强大话题性的,他们的评判标准除了外貌和身材之外,最主要还是这个男人的魅力,从作品、从生活、从新闻所散出来的魅力,类似于“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只是,“时代”的评选更为广泛,更多是社会人物、政治人物获选,而“人物”的评选则局限在娱乐圈。
所以,由此可见,如今雨果在好莱坞无与伦比的超高人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雨果,即使只是打一个喷嚏,估计也可以登上报纸杂志的版面,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无数人为他而疯狂、为他而痴迷,悄然之间已经达到了好莱坞公众人物所能够触摸到的人气巅峰。
“洛杉矶时报”为此专门撰文写到,“当人们乐此不疲地讨论着雨果-兰开斯特到底是保罗-纽曼二世还是马龙-白兰度第二的时候,雨果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他不是保罗也不是马龙,他将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且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看着如今的雨果,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想到芭芭拉-史翠珊。
芭芭拉是美国娱乐历史上最成功并且最有声望的艺术家之一,她就是美国娱乐界一个活着的传奇,拥有无数难以企及的记录,她是美国最全面的女艺术家,从音乐、电影到电视、百老汇,从唱歌、词曲、表演到编剧、导演、制片等,都留下过她的身影,并取得极高的荣誉。芭芭拉是至今唯一一位同时拥有奥斯卡、托尼奖、格莱美、艾美奖这四大艺术颁奖典礼奖杯的艺人。
当然,比起芭芭拉的全面来说,雨果显然略逊一筹,目前为止雨果的身份也就仅仅只有演员和歌手,编剧方面的成果还有待检验。可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在雨果的身上看到了犹如芭芭拉一般闪耀的天赋和才华。
他既可以奉献精彩绝伦的演出,也可以带动一亿甚至两亿的票房;他既可以引领着摇滚新浪潮冲击传统,也可以吸引无数对摇滚没有任何兴趣的听众欣赏他的音乐;他既可以站在摄像机面前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也可以站在舞台上成为一名令人陶醉的乐队主唱。
从‘几近成名’到‘生死时速’,从‘沐浴晨光’到‘低俗小说’,1994年的十二个月时间里,我们可以在随处看到雨果的身影,也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雨果的强大影响力,他对于整个音乐展历史、电影展历史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虽然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证明,但此时我们已经可以隐约感受雨果身躯里所隐藏的巨大能量,足以对整个社会整个历史产生影响。
从1993年到1994年,我们所有人都成为了见证,这个时代则成为了证据。
所以,雨果不是保罗-纽曼二世,也不是马龙-白兰度第二,同样不是男版芭芭拉-史翠珊,雨果正在用他的方式创造一个属于他的辉煌,没有人前人走过,也没有后人敢于模仿的一条道路。他,只是雨果-兰开斯特。”
“洛杉矶时报”的感叹其实就是整个市场的感叹,不管是否喜欢雨果,不管是否憎恨雨果,也不管是否嫉妒雨果,无论是媒体还是民众,只要看着1994年雨果所取得的成就,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因为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巅峰。即使是“纽约邮报”,即使是安东尼-邦德-斯图尔特,即使是那些痛恨雨果的人,也都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之后的漫长时间长河证明了1993年和1994年之于娱乐文化、乃至整个美国文化和世界娱乐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这两年几乎对接下来二十年的整个文化氛围都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间接催生了八十年代后半期出生的“Y世代”。而在这两个关键性的年份之中,横空出世的雨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巅峰,被无数人认为这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即使是雨果自己,想要突破这两年所掀起的狂潮,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这个侧面也就可以看出,从1993年到1994年,雨果已经悄然在成为顶尖巨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时间会证明雨果到底是一闪而过的流星还是亘古不变的恒星,亦或者只是给被人加光添彩的行星。
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雨果已经是一位巨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