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大部分媒体对票房的预估都相对比较保守,即使是“洛杉矶时报”也不例外。其实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媒体对“洛城机密”不看好,而是因为“七宗罪”当初创造奇迹的时间节点太过特殊:整个北美都被笼罩在反抗无冕之王运动的风潮之中,利益至上、娱乐至死、社会冷漠的批判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七宗罪”这样一部作品被放在如此时代背景之下,更加刺激了人们的期待和拥簇,这才使得映周末爆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效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其实“独立日”票房奇迹也一样是如此,七月四日的上映时机,奥斯卡之夜雨果的顺利登顶,超级碗之后连绵不绝的宣传轰炸,一切都为电影的映票房释放能量制造了条件,这才造就了历史。
可“洛城机密”的上映时间点却颇为平庸,暑期档的热浪刚刚熄灭——人们对电影市场大失所望、意兴阑珊,“疾风骤雨”四十连冠抢走所有焦点——观众对电影院的关注直线下降。当然,雨果的号召力依旧是致命武器,更不要说“洛城机密”的强大演员阵容了,但“天时”已经失去了先机,“洛城机密”想要复制“七宗罪”的奇迹,实在太过困难。
所以,媒体的票房预估相对保守,不是因为任何负面情绪作祟,仅仅只是实事求是。
对“洛城机密”票房预测最低的是“旧金山纪事报”——这着实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他们认为这部电影映票房应该是一千万左右,在清冷的秋季档之中,能够顺利取得九月第三周的周末票房冠军,但想要打破记录却太过困难。这一预估比“纽约邮报”预测的一千一百万还要低。
客观来说,九月档期能够拿到一千万美元的周末票房,已经可以算是表现出众的了。但是“旧金山纪事报”却剔除了雨果票房号召力的强大影响力,给出了一个“中庸情况下的中庸数据”,这其实就已经是对“洛城机密”的不看好了。
相对而言,票房预测最高的不是“洛杉矶时报”——再次出乎意料,而是“芝加哥论坛报”,他们表示“洛城机密”的映票房可以拿到三千万美元。换而言之,虽然无法打破“七宗罪”那可怕的映记录,但他们依旧认为这部电影可以赢得整个市场的追捧。
“芝加哥论坛报”的观点也十分简单,“足足憋了十五个月的影迷们,不会吝啬口袋里的七美元——至少不会对雨果-兰开斯特吝啬。”虽然这话语之中带着一些调侃,但却说中了一个事实:雨果的票房号召力即使是在冷清的九月份也依旧不可小觑。
“洛杉矶时报”的尼古拉斯-麦克伦这一次没有任何意外地对雨果报以了支持,“兰开斯特、史派西、克劳,再加上塞隆,这个演员阵容就足以令人翘以盼!更何况,这个剧本也不会令人失望的:兰开斯特对于剧本的超高要求和敏锐触感众人皆知,‘洛城机密’也许不是‘七宗罪’,但相似的题材依旧对剧本提出了超高要求,而兰开斯特不仅点头答应出演,而且兼任了电影的制片人,更加可以看出他的强大信心。仅仅只是这一个原因,就足够了。”
但是尼古拉斯在票房预测时却相对比较克制,两千两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也可以跻身影史前列,但比起“七宗罪”来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
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哪一家媒体,在预测票房时都显得十分小心谨慎,因为他们已经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雨果出品,必是佳作”,这一定律已经逐渐深入群众,成为了北美电影市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只是问题在于,这部佳作,是“七宗罪”那样商业票房也极其出色的作品,还是“日出之前”那样在录像带市场倍受欢迎的作品。
还是说……另外一个可能:佳作不再,悲剧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