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之中俏皮而尖锐的智慧,延续了兰开斯特在‘日出之前’里的风格,继而更近一步,将一个重要的人生内核包含在这个简单的浪漫爱情故事当中,作为编剧,兰开斯特的笔力令人刮目相看。”
“细腻而真实的角色塑造,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那种触动内心的脆弱和孤独,让电影散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如此简单的故事却传达出如此有力的思想,这在当代电影之中已经十分罕见。”
“尼科尔森、亨特、金尼尔将会轻易赢得你的喜爱,他们的角色在故事之中散出一种真实而美妙的残缺感,却令人不得不喜爱他们。这一份功力即使是资深编剧也不见得做得到,而兰开斯特用他敏锐的触感出色——甚至精彩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整个电影里有如此多优秀的地方,在对话之中,在台词之中,在表演之中,而电影成功地将这些‘瞬间’都串联了起来。兰开斯特又一次取得了成功,这是继‘日出之前’之后,又一部深刻展现了台词魅力的作品。”
“难以想象这仅仅是编剧的第二部正式作品,老道的笔触、精致的细节、生动的人物、深刻的思想,那成熟的魅力令人忍不住细细品味。”
“兰开斯特又一次做到了,做到了以一个小品般的故事注入强大的人生智慧。令人侧目。”
可以说,雨果所撰写的“尽善尽美”剧本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美国编剧工会的许多资深编剧在私底下交换意见时都认为,这个剧本让人想起了当年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作为一位并不高产的新晋编剧,雨果所获得的瞩目着实超乎想象。
扣除仅仅以客串身份出现的“肖申克的救赎”不说,目前雨果的两部编剧作品,“日出之前”和“尽善尽美”,都绝对可以说是挥出了超高水准,令人赞不绝口。这也让人们想起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其实雨果是古典文学专业出身的。
虽然说“尽善尽美”的成品略显薄弱,没有能够达到詹姆斯此前作品的高度,但得益于剧本的出色和三位主演的杰出表演,这才使得媒体综评达到了七十六的高度。
“芝加哥论坛报”那充满讽刺的评论更是对“尽善尽美”做出了总结,“雨果-兰开斯特的剧本是一百分,詹姆斯-L-布鲁克斯的导演是五十九分,杰克-尼科尔森的表演是九十分,海伦-亨特的表演是八十九分,格雷戈-金尼尔的表演是九十一分。所以,这部作品是八十分。”
“芝加哥论坛报”给出了八十分的评分,并且以最惟妙惟肖的方式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看法。
在“尽善尽美”上映之前,人们就一直在好奇着:没有雨果的参与,这部作品还能取得成功吗?作为编剧,雨果是否拥有真材实料?脱离了雨果的演员号召力,这部作品的成绩又将如何?
现在,映周末结束之后,答案一一揭晓,虽然说“尽善尽美”的映票房不尽如人意——这也仅仅只是相对而言的,但毋庸置疑的是,雨果作为编剧的才能得到了众口一致的肯定,甚至有人已经开始高呼雨果是“编剧天才”了,不仅因为两部作品均赢得认可的超高效率,更因为雨果的学术背景,不同于雨果的演员和歌手都是业余出身,在编剧行业,雨果可以算是半个专业人士出身。
雨果作为编剧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了肯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但所有人都知道,“媒体综评”仅仅只是一个衡量标准而已,除非作品能够拿到金球奖、奥斯卡,依靠奖项让投资取得回报,否则,票房就是各大电影公司对于成功的唯一标准。而现在对于“尽善尽美”来说,情况显然不乐观——五千万美元的高额投资,却仅仅换来了映一千三百万美元的票房,即使超过成本线都十分堪忧了。
难道,雨果的魔力真的消失了?难道,作为编剧,雨果的名号真的不管用了?
更重要的是,除了“尽善尽美”之外,正如“纽约邮报”所说的,“泰坦尼克号”的票房也一塌糊涂,在短短一周之内,雨果所选中的两部作品就齐齐遭遇了滑铁卢,这是不是意味着好莱坞流传已久的“点金神手”终于失效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是不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开始,这是不是雨果王朝崩溃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