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必须要付出的代价?(1 / 2)

+:|郊外的波茨坦森林举行会议。会后,于7月26日,以美、英、中首脑杜鲁门、邱吉尔、蒋介石联合署名,发表对日本最后通谍式的《波茨坦公告》。公告以非常强硬的口气限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吾人通告日本政府文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予以适当及充分保证。仅此一途,否则日本将迅速完全毁灭。”

而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探求结束战争的政治力量在《波茨坦公告》发表后,促使他们更加公开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认为:日本的决底失败已成定局,战争往后拖一天,日本就加大一天的灾难,长此下去,日本将彻底毁灭。因此,日本只有选择无条件投降,以保全大和民族。

但是,随着苏联参战的趋势明朗化,他们又认为,这给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增加了一个选择机会。他们看出,美、苏将很快成为水火难容的两大阵营,日本是向美国阵营投降还是向苏联阵营投降,这是决定日本民族将来前途命运的异常严肃的大事。

他们认为,就目前而言,美国是日本的头号敌人,美国把日本炸得最惨,但是,鉴于前不久苏军占领半个德国后的一些做法,又使他们不寒而栗。经过反复争论,他们认为,鉴于苏联占领半个德国后的情况,日本情愿向头号敌人美国投降。情愿让美国人来占领日本本上。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但对无条件投降这一字眼讳漠如深。他们觉得,既然美、英、苏、中各怀心计,那么,总有空子可钻,总还可以争取到比“无条件”稍稍体面一点地结局。

但日本军方由于对苏联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他们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产生根本错误。他们认为苏联与日本是讲信用的,因此不会对日开战。这是因为,在中、日两国长达八年的战争中。日本经常通过朝鲜半岛经满洲、华北调兵遣将。在与苏联邻近的长长的“走廊”上,日军进进出出,来去自由,与苏军相安无事。使日军对中国的战争未受到干扰。其间虽然在“满”、苏边境有那么两回大的摩擦,但都是莫斯科方面采取了高姿态,而使紧张局势得以平息,同样。在希特勒挥师从西线杀到莫斯科近郊,苏联处于生死存亡之时,日本人也信守了与苏联地友好“中立”,没有趁火打劫。使苏军得以从容对付德军。

另一方面,日本自以为深知中、苏两大邻国的心底,认为苏联绝不会为了一个完全倒向美国的中国政府的利益。而向中国地敌人宣战。在这方面。日本的判断错得更厉害。在错误的路上走得更远。

凡是明眼人都知道日本人马上就要完蛋了,虽然日本军队还在拼命顽抗。甚至竟以大将级的高级将领,亲率神风特攻队,与美军进行搏斗。但不过是垂死挣扎,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没有人知道就在召开波茨但会议地第一天,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上,成功地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试验成功,意味着美国拥有了瞬间可以抹掉一座大城市的打击能力。

杜鲁门闻讯兴奋异常,对马歇尔说,我们既然拥有了这种神奇武器,就完全可以同英国和中国一道打败日本。那就没有请求苏联帮忙地必要了。

杜鲁门和马歇尔商定:美国仍欢迎苏联参战,但并不对此寄予什么希望。同时,要尽力挽回雅尔塔密约中牺牲中国利益的部分,以便使中国更加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同时杜鲁门向蒋介石捎来秘密信件,叫中国在中、苏谈判中,态度要强硬些,不要顾及得罪了苏联而导致其不出兵的事情。

美国态度地突然变化以及中国谈判代表态度地突然强硬,使斯大林觉得这其中必有缘故。于是,苏军更加紧了向中国边境集结兵力地步伐。

千载难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要在这亚洲地东方结束了,同盟国各方不可能不在这最后一幕重头戏中挤上舞台去做一番突出的表演。

波茨坦公告一出,吴铭便通过陈嘉庚给肖明华发

,很肯定地断言,日本将在一个月内投降,提醒华侨准备,务必要赶在英国人登陆之前造成既成的独立事实。

可他没想到,只过了三天,陈嘉庚便急匆匆地坐飞机赶到了昆明。

“德华老弟,这是明华发过来的电报。”陈嘉庚从兜里拿出电报递给吴铭,“事情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