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毁灭性武器(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1648 字 2022-12-01

原因很简单,针对人类的基因武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某个或者某些器官,使人体机能丧失,从而达到杀死宿主的目的。在可以大量培植干细胞之后,进行器官移植就不再是难题了。说得简单一点,只要保存了患者的基因,就能够通过干细胞,在实验室里培植出任何一种人体器官,然后用培植出来的器官替换患者身上坏死的器官,而且不会发生排斥现象。

到了二零五六年,中国开始建立面向全国的“社会基因档案库”。

可以说,这些就是为可能爆发的基因战争做准备的。真要打起来,就算会让中国消耗很多国力,也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能够幸免于难。可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结果就肯定不同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美国直到战败,都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基因档案库。

要知道,在大战结束之前,中国已经把基因档案库扩大到了东方同盟集团,帮助盟国建立类似的基因武器防御工程。

当时,中国这么做,主要与战前的一些谣言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个被称为“毁灭者”的战争计划。按照传言,美国将在战败之前,用一种能够毁灭全人类的武器使中国也成为战败者。虽然很多人认为美国会使用核武器,但是细想就能发现,美国能用的就只有基因武器了。要知道,在大战期间,美国根本没有生产核武器。如果在战败前生产,产量也不会太多,不可能毁灭全人类。

战后,由中国建立的基因档案库,成为了重建人类社会的基础。

当然,在战争时期,中国针对基因武器,在很多科技领域都进行了广泛研究,比较有名的还有“人体急冻技术”。这项技术,说白了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人体冷冻起来,保证细胞在冷冻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细胞液膨胀而死亡。当然,这项技术,主要用途就是让一些得了绝症的患者能够在未来、比如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所患疾病能够治愈的情况下,获得重生的机会。后来,这项技术的主要用途不在医疗领域,而是在宇航领域,因为在飞往遥远星系的时候,宇航员不可能熬过漫长的旅途,只能让生物时间停止,即通过冷冻的方式让宇航员进入假死状态,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再解冻。只是,在大战期间,如何让解冻的生物体活过来,还是一个大难题。

除了专门针对人的基因武器,还有针对农作物的基因武器。

只是,在大战期间,中国与美国的农业生产都主要依靠农业工厂,而要在农业工厂内做到完全屏蔽外界干扰,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此基因武器对主要农业作物的破坏效果并不理想。

至于破坏自然环境,那就更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地球上有数千万种生物,就算中国与美国的科技实力再强大,也不可能研制出针对所有物种的基因武器。

后来,有人认为,如果美国把矛头指向热带雨林,人类就得完蛋,因为热带雨林吸收了全球排放的六成二氧化碳。如果没有热带雨林,那么要不了几年,温室效应就会破坏地球的自然环境。

显然,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

首先,美国根本不可能破坏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里有几百种植物,要想同时灭绝几百种植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次,就算美国用基因武器毁灭了热带雨林,人类文明照样有解决办法,比如用聚变核电站提供的强大清洁能源来分解二氧化碳,或者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此可见,基因武器实际上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

事实上,美国没有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基因武器,就是因为基因武器的实际效力根本不足以扭转战局。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大规模使用基因武器,中国就会进行报复,甚至会破坏所有交战原则。对美国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结果,因为战略主动权在中国手里,中国想怎么打,美国根本无法阻止。

基因武器改变不了战争结局,其他武器也一样。

这场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科技类武器也一样。只有综合国力超过对手,那些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具有实战价值。更重要的是,至少在二零五五年,美国还没有被逼到必败的境地。在有希望取胜的情况下,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会贸然使用有可能毁灭整个人类的武器。要知道,如果人类文明毁灭了,那么谁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还会为此输掉一切。

当然,打到二零五五年中期,美国取胜的希望已经不大了。

进入六月份,在中国陆军向圣彼得堡推进的时候,中东战场上的战火再次点燃,蒋博文发动了代号“沙暴”的进攻战役。

到此,中国军队在全部战场上都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

事实上,这也是中东战争开打近三年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发起进攻,也是最后一次主动发起进攻。

第二百二十八章毁灭性武器

第二百二十八章毁灭性武器,到网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