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回易之师(1 / 2)

宋医 沐轶 2345 字 2022-10-28

第413章 回易之师

杜文浩来到政事堂,差不多人都到齐了,又是蔡确最后才到,王珪也没说什么,宣布继续开会之后,拿起那会议单子道:“第五个议题,是兵部上报的。其实是跟前面请求出兵征讨西夏的一起的。是环庆经略司报兵部,兵部转报过来的。要求增加环庆经略司的厢军。——请兵部尚书邓润甫进来吧”

邓润甫带着两个佐官,拿着一叠账簿进来了。施礼之后在门边椅子上坐下。

王珪道:“邓大人,说说你们的建议吧。”

邓润甫忙答应了,将报告念了一遍。先是长篇大论阐述了厢军的重要性,以及对西夏作战中厢军不可或缺的作用,然后谈了目前环庆经略司厢军缺兵少员的情况,以及下一步扩军增编的打算,提出整个扩军增编数额为九十二个指挥(营)。”

宋朝兵制,一个指挥(营)编制五百人,九十二个指挥就是四万六千人。杜文浩听罢不由脸上变色,但沉住气想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韩缜这一次到没有谦让,先言道:“既然决定出兵西夏,又是以环庆为的陕西六路兵马轮番上阵,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总得有人运送吧?这次出兵是持久战,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只靠临时雇用挑夫民夫是没办法的,还得靠厢军。而环庆经略司一带的厢军,在十数年与西夏征战中,特别是在永乐城一战中,大部已经损失殆尽。作战不可能没有厢军的,所以,增编补员是有必要的。只是,是否需要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这个可以商讨。”

枢密副使林希也微笑道:“韩大人所言极是。环庆经略司地处偏远,又连连与西夏征战,多数青壮百姓都在征战中战死了,民夫很难寻觅,只能靠厢军了,厢军者,供百役也,修建战寨,运送军粮,修路筑桥,哪一项都离不开厢军啊。这一次决定出兵,以持久战对付西夏,更是非厢军而不能也,增编的确是非常必要的。”

其余的人也都纷纷附和。

蔡确微笑道:“诸位所言极是,出兵西夏,环庆经略司应该增编厢军,数量嘛,先增一半吧,酌情再予增加,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只有杜文浩微微冷笑,却不说话。

蔡确这一次到不敢再忽略他了,捋着花白胡须问道:“杜将军,你意下如何啊?”

杜文浩冷声道:“上午议政,记得在座大人谈及冗兵,都是义愤填膺的,甚至声称冗兵为祸国之源,怎么到了实际问题,又全然不顾这祸国之源了,反而祸上加祸呢?”

众人脸上顿时变色,杜文浩到底年轻,本来想好好说话,可话一到嘴边,就管不住了,当当当直截了当就说了出来。

章惇有些尴尬道:“这个……,不一样嘛,冗兵不等于不能增编厢军嘛,有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增编的,否则,出兵西夏,没有厢军,让谁来负责这些杂役呢?”

众人又纷纷点头。

杜文浩没理他,转头望向兵部尚书邓润甫:“邓大人,我想知道,目前我军整个军费开支有多少?其中,禁军、厢军费用各占多少?”

这些数字作为兵部尚书,自然是烂熟于胸的,根本不用翻账本,拱手道:“回禀将军,去年一年,禁军军费三千五百万缗;厢军一千五百万缗。两军共花费五千万缗。”(一缗等于一串等于一贯等于一千文,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元。所以宋朝军费开支每年是五百亿元。)

“去年我大宋财政收入多少钱,你知道吗?”

这个是国家机密,邓润甫自然不知道,茫然摇头。

杜文浩望向王珪,王珪道:“去年一年,入财缗钱六千万缗(相当于人民币六百亿元)。”

杜文浩听得头大:“总共才六千万缗,军费就占用了五千万缗?”

兵部尚书邓润甫道:“是的。这还只是养兵之资,还不包括弓弩刀剑以及甲胄等损耗补资。”

“啊?那这些武器装备花费又占多少?”

“七百多万缗。”

“那整个国家收入差不多全都投进军费里了?”

王珪笑了笑,道:“杜将军,这里面有个误会,军费开支,相当一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库入财。”

“哦?难道军队还有别的生财之道?”

“是。否则哪来的钱养军啊。”

杜文浩眼睛都瞪圆了,他刚刚接触军队才一个多月,尽管已经是全军最高统帅(训练时的),但对自己麾下这支可谓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还非常缺乏了解。心想军队做生意,那还是什么军队,忙问道:“军队都做些什么生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