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吴三桂叛清(1 / 2)

大明战狼 我爱123 1689 字 2022-12-01

第四十五章:吴三桂叛清

第四十五章:吴三桂叛清

吴三桂出身于辽东将门望族,父亲吴襄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即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蓟辽总督洪承畴年初调到辽东,发现辽军缺乏训练,影响战斗力,用吴三桂为署练兵总兵官,负责练兵。后来吴三桂参加了几次战斗,既表现出智慧勇敢的品格,又暴露出怕死投机的秉性。

李自成令诸将发书招吴三桂,命吴襄写信劝子投降,另派人带白银4万辆犒赏吴军官兵。吴三桂和众将商议决定归顺大顺。

四月初五日,吴三桂行到永平西沙河驿,见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吴襄为闯王部下行掠,吴三桂大怒。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占,夺妻之恨不能不让他愤怒!

然而,自己和清军结仇甚深,在吴三桂接到撤离宁远的诏书之前,宁远早已是处于清军包围下的一座孤城。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吴三桂已有弃守宁远之意。

北京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朝的灭亡使吴三桂失去倚靠。为了寻找新的主人,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吴三桂便在各种政治势力间进行投机活动。

吴三桂之“决意降李”,并非是其立场的转变,而是在敌我形势悬殊下的投机之举。他希望自己的投降至少可以保证已有的特权和在京家小财产的安全,也许还抱有充当新王朝的佐命功臣的幻想。

从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农民军领导人刘宗敏、李过等便开始了对俘获的明朝在京官员进行拷夹、追赃等行动,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在被拷夹之列。这对吴三桂的降李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

在政治上和李自成相决裂使得吴三桂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山海关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山海关之东,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敌强大的清兵。降李的道路既已堵塞,为图本身生存之计,吴三桂被迫把目光转向了雄踞东北的清朝政权。

北方三方势力都在各施心计的时候,李定国已经完成了每个军装备电台的事情。两个发报员、两个翻译,电文是通用的密码。

他不怕情报被窃,因为,没有人懂得电台,即使译电员被俘虏,电码也会被自己侦破。各军的通讯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这是最保险的控制方法!

部队又一次发展,手中接近一百五十万雄兵的李定国,没有急于出击。他要打造的海军还未完成,要等到时机成熟,会先把山东拿下来!

北方的局势他不用去考虑,吴三桂必然要投靠鞑子,李自成也肯定兵败无疑。有一个特殊的消息,令他不得不派出握在手中一直都没有使用的特务营。

“到达石家庄,东西弄到手撤到山里。就地埋藏后留下一个连防守,其他人赶快回来!”李定国交代完任务,又一次仔细的交代着。

“是!”王征南作为这支部队的营长,早就想干一次漂亮的让大家看看。他们待遇高、装备好,缩在襄阳会被别人瞧不起。

“闯军人数不会少,但我相信他们的战斗力很弱。记住,这是一批巨额金银,李自成绝不会不追击。夺取我不担心,恐怕运送和隐藏非常不容易!”

七千万金银,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装载。李定国不相信有这么多,一两千万也是了不得数目!李自成要把这些金银珠宝运送到西安,在路上行走的日期少说也得一个月!

“司令,我们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山区设伏,得手后就地埋藏,然后把所有车辆撤离毁掉!”王征南没有学其他人喊李定国少爷,他用职务称呼着。

“将在外君命所不受!”李定国微笑着:“你们有电台,注意随时和我联络。”

“是!”这几年的军训,王征南更加相似一位铁血的军人。他规整的敬礼后,走出了李定国的王府。

李定国不担心这些人,一旦不能取胜,跑掉不成问题。金银他并不看重,培养一个好兵实在太难。当他转身时,发觉家里小丫头的眼睛闪烁着乖乖的目光。

“认为我是强盗?”李定国并没有把家里的丫环当成吓人,他微笑着说道:“这些东西不能让李自成一个人吞掉,他是华夏的财富!”

“华夏?”朱亚兰困惑,难道又是一派势力?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所以称为华夏。”

“可华夏是朱家的天下!”朱亚兰毫不客气的反驳。

“朱家的天下?”李定国一愣,随后问道:“朱元璋夺取的是元朝天下,你认为他做的是对还是错?”

“我——”十岁的小姑娘回答不上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