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3章 攻克蓟县(2 / 2)

“都说**的威力不强,看来不尽其然啊。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是会引起质变的。”李鹏飞喃喃自语道。

作为一个特种兵,对于**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前世他去执行任务的时候,有些情况下是不可能随身携带炸药的,这就需要他在需要的时候自己制造了。

当然,后世的时候,极少有需要制造**这种最原始的火药的,这样大量制造更是不可能。所以,李鹏飞对于**的威力,并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

这次为了攻破蓟县城,李鹏飞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个所谓的充分,主要是指数量上的充分。他把这些年来搜集到的硝石和硫磺都带到了蓟县城,最终按照爆破型**,制成了足足五千斤(汉斤,也就是大概一千二百五十公斤)**。

因为不清楚**的威力,威力保险起见,他把这些**一次性的全部使用了。而结果就出现了之前的那一幕:高达七米多,总重量上百吨的城门楼,被整个儿连根拔起,飞上了半空,并造成附近的城墙被破开了一个宽达六十米的豁口。

这一战结束的很快,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蓟县城已经恢复了平静。

因为漯水的阻挡,还有八千铁骑的围堵,再加上包括主将在内的指挥者都在第一时间死亡,黄巾军在开战之初就陷入了混乱,然后就是崩溃。因此,虽然蓟县城中的黄巾军数量高达八万,却没有对李翊军造成多少伤亡。战死的不足一百人,轻重伤也不过五百多人。这些伤亡主要都是在城中搜捕黄巾军的时候造成的,一些死硬分子负隅顽抗,给李鹏飞的军队造成了少量的损伤。

战果是极其辉煌的,在八千骑兵和一万五千步卒的围追堵截下,八万多黄巾军,一个都没有能够逃离战场。最终,有五千多黄巾军战死,或者是在崩溃逃亡的过程中自相践踏死去,其余的七万五千多黄巾军全部成为了李鹏飞大军的俘虏。

当蓟县城恢复平静后,李鹏飞也进了城,入驻城中的刺史府。

蓟县城虽然被黄巾军攻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作为城中条件最好的宅子,刺史府并没有被破坏。它先是被张宝占据,作为其起居之所。张宝败亡后,这里又被高升占据。

现在,他李鹏飞作为幽州刺史,自然要回到这个地方。虽然这个地方看上去有些不祥,但李鹏飞却没那么多计较。

李鹏飞刚安顿下来,正准备让亲卫去召集众将前来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就见韩当押着一个獐头鼠目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主公,刚刚某抓到了这个自称是孝廉的家伙,他嚷嚷着要见你。”

“孝廉?要见我?”李鹏飞一愣,在如今的蓟县城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物?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汉武帝确立了独尊儒术的基本政策,选拔统治人才特别重视人的品德。根据儒家的思想,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因此,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成为汉代察举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

察举孝廉原为两个科目,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就是举孝一人,察廉一人。然而终两汉之世,孝廉往往连称而混同于一科。被举者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儒经的儒生,被举后,没有官职者授以官职,原为小官者升为大官。

被举为孝廉,就跟后世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一样,可以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了。

从汉武帝开始,延续到东汉,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起了化元元,移风俗的社会教育作用。

察举孝廉在西汉时考核比较严格,吏治也较清明。东汉中期之后,考核松弛,察举不实,有不少滥竽充数者,竟闹出察孝廉父别居的大笑话,这和吏治腐败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

尽管如此,孝廉的名额还是非常有限的,每个被察举为孝廉的人,基本上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而如今在蓟县城中抓到的黄巾军俘虏,竟然称自己是孝廉,自然就让李鹏飞感到非常意外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