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以来,武器装备水平固然是影响战争天平的重要因素,但武器的使用者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从基层官兵对武器的熟悉与掌握,到各级指挥人员对战术策略的理解和运用,往往起着比武器本身更大的影响作用。自1939年以来,日本海军虽多次参与作战,无非是对岸封锁、对陆支援、反潜护航这类中低强度的行动,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作战只有围歼苏俄海军“基洛夫”号巡洋舰那一次,平常时间便只有海军内部的各种对抗演练。反观美国一方,近年来不但建造了大批新式舰艇,更与欧洲强国保持着密切的军事交流,尤其是在日军再度动侵华战争之后,西方同盟国逐步解除了停战协定对美国的军事制约,美国海军现役官兵当中,百分之七十的人有过出访欧洲的经历,近九成军官赴欧洲接受长短期的培训或交流,双方更以多种方式进行军事对抗演练,这是受到国联全面制裁的日本可望而不可及的。
正当从马尼拉出的日本南方面舰队第2战队和从雅加达启程的第1战队各自驶向预定集结区域时,由美国海军上将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统率的美国太平洋第1特混舰队依然按照原定计划向新几内亚东部航行,那里坐落着美国在西南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卡梅拉它是1939年美日停战条约的产物,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前哨站随着日军再度动侵华战争而迅速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军事基地,不但美国海军派驻了舰队,西方同盟国亦借维和之名在此屯驻兵力,隔海影响澳大利亚的形势,卡梅拉港因此被日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日本陆军叫嚣着要把这里变成第二个新加坡,日本海军则制定了用炮弹和炸弹将其从地图上抹去的作战方案。
成功袭击马尼拉之后,哈尔西舰队数次遭到日军陆基航空部队反击,多艘舰艇受伤,且舰载机损失不少,看起来好像是要前往卡梅拉港补充休整,实际另有所图。“蛮牛”作风勇猛,脑瓜子可不呆板,他的这支舰队虽有9艘航母,实力足以碾压日本在南洋的海军力量,但日本海军南方面舰队的主要力量部署在雅加达和马尼拉,两地均是日军苦心经营的据点,设施齐备且守卫森严,若一味强攻,必然得不偿失,主动退让从而引诱日军南方面舰队主力前来截击,才有可能将敌人的有生力量歼灭在海上!
通过情报得知日军两支舰队分别离开了雅加达和马尼拉,哈尔西知道大鱼已经循着鱼饵的味道出来了,但胜利对渔夫而言绝非手到擒来。美军虽在航母数量上有9比4的优势,但这些航母没有一艘能够同日本海军的云龙级相提并论,尤其是“企业”、“胡蜂”、“**”、“兰利”这四艘被寄予厚望的战后第一代新航母标准排水量仅为26500吨,按照二战标准可归为大型航母,到了40年代只算是中型航母,而且总体设计循规蹈矩,其技战术水准仍停留在30年代。相较而言,第二批建造的“美利坚”、“普林斯顿”、“奥利斯卡”、“华盛顿”受益于跟西方同盟国的军事合作,作战性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以33080吨的标准排水量和924的载机配置仍不足以对抗日本的云龙级。此外,“野猫”虽然深受美国海军飞行员喜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空战利刃已不像刚服役时那样锋利了。从各方面情报来看,日军的新式舰战大幅度领先于“野猫”和爱尔兰的39,是跟德国新一代舰载战斗机90不相上下的上乘之作,而在空袭马尼拉及其后抵御日军机群反击的战斗中,哈尔西的飞行员们并没有遭遇“烈风”,使得美军指挥官无从推断双方航母编队的综合实力对比,给他们后面的排兵布阵增加了难度
“长官,接联合作战指挥部电讯,由解译的日军通讯推测,日军南方舰队准备在海上对我们实施截击,而联合舰队主力似乎还在本土海域集结当中。看来在东京大爆炸之后,日军高层的反应速度确实要比以往慢不少。”
在“企业”号航空母舰的指挥室里,哈尔西平静地听了参谋官哈森少校的报告,然后指令道:“联系卡梅拉基地,告诉他们,接下来一个星期不论天气如何,远程侦察机务必保持全勤,重点是对四区进行侦察。”
“明白,长官!”哈森少校回答。
哈尔西思量片刻:“天黑之后,我们转头向东,过20个小时再转头往北。通知联合作战指挥部启用蓝色方案,三天后的清晨,我们将派出飞机轰炸日军在吕宋岛东部的各个据点,让菲律宾抵抗组织提供地面确认信号。按照之前的情报日军在吕宋岛有大型据点3个、中型据点7个、小型据点30个,我们这次的目标是中型和小型据点,对付它们出动18个中队就足够了,之后我们需要投入至少10个中队的战斗机来应付日军航空部队的攻击。”
哈森少校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下来,顺便问道:“我们不对马尼拉进行第二次空袭么?”
哈尔西摇了摇头:“那里已经没有值得我们前去轰炸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