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8时许,停靠在意大利塔兰托海军基地内港码头旁的重巡洋舰“戈里奇亚”号即将启航。登舰舷梯口,身穿白色大袍和羊毛披风、头戴黑箍包头巾的阿拉伯王国****本-阿卜杜拉,与身穿深蓝色元帅军服、头戴筒形军帽的意大利****翁贝托相对而立。告别之时,两人如兄弟般紧紧相拥。在本-阿卜杜拉率阿拉伯王国代表团访问意大利之前,两人虽有过交集,却从未如此深入地接触、交流。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相处,两人兴趣相投,无所不谈,缔结了跨越国界、种族、年龄的深刻友情。
事实上,在阿拉伯人竭尽所能、无所不用的攻关面前,意大利军政两界从上到下都对阿拉伯王国怀有好感,再加上阿拉伯人主动在意大利人垂涎已久的石油资源领域敞开怀抱,双方以惊人的效率达成了有关意大利向阿拉伯王国提供军事援助、阿拉伯王国向意大利完全开放石油勘探和商业开采的一揽子协议。
表面上看,意大利和阿拉伯王国的合作两情相愿,实则有悖于西方同盟国家在1940年签署的有关中东势力范围划分的备忘录,间接侵害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既得利益。因此,意大利和阿拉伯王国最终是以密约的形式使这一揽子协议签字落地……
长长的汽笛声响起,本-阿卜杜拉****及阿拉伯王国代表团成员67人登上“戈里奇亚”号,站在舷侧甲板朝前来送别的意大利人挥手告别。在这个时代,洲际间的航空运输已较为达,但阿拉伯人既不喜欢也不信任航空飞行器,他们此番造访意大利,来程乘坐的是阿拉伯王国海军旗舰、排水量9700吨的老式巡洋舰“利雅得”号。此舰系美国海军于本世纪初订造的圣路易斯级防护巡洋舰“查尔斯顿”号,1940年退役并转售给阿拉伯王国海军。尽管在交付使用之前,该舰进入纽约造船厂接受了为期8个月的现代化改造,但这并不能改变它完全落后于时代的状况——完成改造后,其空载的最高航速仅有24节,满载情况下最多只能跑出22节,而且舰体构造落伍,装甲防护薄弱,多数152毫米主炮依旧置于舷侧炮廓内,改装后的76毫米高平两用炮和新加装的40毫米机关炮虽然数量不少,但布局较差,不利于防空作战。
由于阿拉伯王国海军的维护能力拙劣,“利雅得”号在从吉达港开往意大利的一千多海里航程中居然两度抛锚,不得不在抵达意大利后入坞大修。这艘老舰本就状况不佳,生**漫的意大利人工作效率又是一贯的拖沓,两者结合在一起,等到本-阿卜杜拉****带着访问团准备踏上归程时,“利雅得”号维修计划的完成度还不到40%。在担任摄政的意大利****翁贝托的直接干预下,意大利海军决定派舰护送阿拉伯王国代表团归国,最初的设想是动用一艘现役战列舰,但风闻意大利与阿拉伯王国缔结密约,奥匈帝国正以外交协商和军事施压双管齐下的方式对阿拉伯王国施压,面对奥匈海军的异动,意大利海军不得不集结主力舰队进行应对,护送任务只好交由暂时还能抽身的重巡洋舰实施。
“戈里奇亚”号属意大利海军的扎拉级重巡洋舰,其设计建造虽未完全遵守默里克国际海军条约的限定,但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武备还是动力都中规中矩,不似后来开建的特伦托级,主炮口径直接跃升至280毫米。在这个时空,意大利海军的头号假想敌依然是奥匈海军而非法国海军,而扎拉级被定位为“侦察舰队核心舰”,要求具备在战列舰不在场的情况下承担主力作战任务的能力。由于各项性能较为均衡,主要设备技术成熟,扎拉级各舰服役后得到了意大利海军官兵的高度评价,在几次西方同盟国的联合演习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战术价值。
从塔兰托到吉达港,直线航程1600多海里,只需保持16节巡航速度,四天四夜即可抵达。虽说巴勒斯坦地区战火纷飞,但那对地中海的航运线基本没有影响,意大利与奥匈帝国针锋相对的举动也是司空见惯,真正大打出手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意大利海军此次安排“戈里奇亚”号单舰出航,并未配备僚舰进行掩护,而且为了给阿拉伯人腾出充裕的居住空间,这艘编员780人的意大利重巡洋舰给20%的军官和舰员放了假,只保留战舰正常运转所需的基础岗位,弹药、药品等作战物资仅按战时需求的三分之一进行配备,以便确保食物和淡水的充足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