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教条主义错误(2 / 2)

“苏联的十月革命就更别说了,虽然比中国的底子好些,但当时的沙俄同样是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结果布尔什维克几乎就只靠着两个大城市的工人支持,就成功地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说明取得大多数人口的支持并不是革命胜利的必需条件,革命力量与反动力量的实力对比才能决定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李晖现在才总算完全想明白了,不禁为之前所犯的错误而深感后悔。

“说到底,历史上之所以要‘农村包围城市’,不过是因为革命初期实力不足,打不下城市、或者就算打得下来也守不住,才只能先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展。而我现在拥有远远越清军的强大实力,拿下北京上海都毫无难度,却还是下意识地将农村摆到城市之前,这不是教条主义错误吗?”,李晖再次作出了深刻的总结。

也正是通过总结,李晖现先城市后农村的路线还真是更符合他目前的实际情况,历史上毛子十月革命之前布尔什维克才35万党员,照样能够迅拿下并控制住两个核心城市,从而奠定胜利的基础,可见这条路线对于干部数量的需求远比“农村包围城市”小得多。

考虑到中国现在的城市总人口还不如一战时期的沙俄,大同党的党员人数却要大大过十月革命之前的布尔什维克,李晖自信可以迅拿下并控制住全国的所有主要城市,并且同时拉起一支至少有几十万人的准现代6军。

事实上肯定还不仅如此,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财富都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金银这样的贵金属就更是这样,李晖要是真能拿下全国的所有主要城市,收获之大难以想象,然后有银子就有生化兵,展度还能加快许多

有了这样的实力作为基础,革命的最终胜利就没有任何悬念了,就算西方列强想要干涉也没什么好怕的。走代理人路线的话,可用的港口都没有,怎么将支援送到反对派手中啊?自己上阵的话,有那六艘海天级装巡在,海路不通;至于6路,毛子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建成,撑死了也就派两三万人过来,还不够起义军塞牙缝

在海天号扬威于江华湾、西方列强开始彻查风险投资公司之后,李晖就意识到自己不太可能如期望的那样继续韬光养晦,因此早就做好了与西方正面对抗的心理准备,现在现胜算大增,他那颗多少有些忐忑的心也总算是可以安下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