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帮旧俄高级将领的投诚就显得意义重大,特别是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在三国大战期间的表现让白朗都称赞不已,若非由于此前俄军一直都没赢过、他只能判断出中国军队的下限而无法摸准上限,“布鲁西洛夫攻势”说不定真有成功的可能。而即使是失败了的“布鲁西洛夫攻势”,所造成的中国军队伤亡也是中俄交战期间最大的,足以说明他在沙俄高级将领当中的鹤立鸡群。
至于忠诚度的问题,导师也不必担心,因为有政委在,这些旧俄军官就算有二心也拉不走军队,苏俄红军的政委可不像历史上中国的人民军队要求那么高,培养起来比军事指挥员快多了。而且因为这个时空旧俄军队只是作为一个补充,跟历史上的雪中送炭有着很大不同,危险性自然就更小了。
值得一提的是,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不但可以胜任方面大将,对于战略全局也能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导师正是在跟他商讨过后才改变了原先的部署,将原本打算用来迎击中路敌军的王牌主力第一骑兵军暂时雪藏起来作为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杀手锏,中路只派小股部队袭扰以疲惫敌军,而阻击侧翼的两路敌军则更为坚决。如果中路敌军担心侧翼不敢深入,那么红军等于是没出什么力量就将实力最强的中路敌军给阻挡住了,而如果他们敢于深入的话,则会给红军包一个大饺子的机会。
说到底,时间是在苏俄这边,只要不遭遇大败,随着战争的持续,红军将领和部队都会迅速成长起来,苏俄的军事力量会越打越强,反倒是联军那边看似铁板一块、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时间拖得长了,早晚会出问题,何况导师既然已经看出这一点,又岂会没有针对性的布局?事实上,防守两翼,诱歼中路正是有着这样的考虑......
不过纸上谈兵终究没法准确地预测出战场上一切可能的变化,没过多久,导师就意识到这一计划已经没法完成了,因为准备要顶住的没有顶住,想要人追来的敌人没有追击,而原本只准备顶住的一路敌军居然被受命防守的那支红军给反推了,整个战局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团乱麻,原来的计划还怎么执行得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