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家根本不在乎,反倒引以为荣,依旧我行我素。”陈菲说。
“真是个特殊的人物,这样下去不会有好的结局。”邱卫强说。
“这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责任有时不在她,而是在她的父母。”陈子豪说。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父母亲来说,要时时刻刻给儿女起表率作用。做为聪明的父母,要善于把最有用的真东西提炼出来。所谓真东西,就是那些能说出一个一二三,又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的有效建议,如果只是一味地克隆、模仿,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从她身上也能看出她爸爸的影子,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全是跟她老子学的。”邱卫强说。
“所以,做父母的本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经常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陈子豪说。
从小到大,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一天两天不算什么,但家长几年,十几年的习惯行为动作便会变成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暗示。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便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如果家长有不良的习惯,便会在这一天天中给孩子以影响。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起到潜化默化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都是她那个爹给惯出来的臭毛病,她爹如果不是领导,肯定不会这样。”邱卫强说。
“仗着有些背景才敢这样,说白了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哪一天老子下了台,看她如何生存下去。”徐峰说。
“中国有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陈子豪说。
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尽管有这样的古训,可有些人根本就听不到惯子如杀子的声音,看不到惯子如杀子的现象,更感受不到这个惯子如杀子的体验。因此就不知道溺爱对孩子的危害有多深。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脑里边装着一些混乱的价值观念。所有的孩子都将必须走向社会,如果一个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就接受不到那种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在走向社会之后,就会生一系列的问题。因为他一直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然后,他就会觉得他不需要这些正确的价值观,觉得自己满足就可以,甚至他的思维就停滞在那种感觉里。这样的孩子,他对很多问题,比如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等全部是处在混乱状态。
“如果无视他人的情感和利益,社会交往就会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因为侵犯他人利益走向歧途,相反,如果能够顾及别人的情感和利益,善于与人相处,就能够成为任何一个团队的优秀成员,或者成为一名优秀的团队领导者。”徐峰说。
“思考别人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能样的感受,可以帮助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会有碍自己的展,其实以自我为中心也是一种心理疾病。”陈子豪说。
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却不愿从客观实际出,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别人。总之,这些人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却唯独没有他人,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问题出在自我意识过浓,走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或者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应该正视社会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徐峰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要实现心理上的健康,必须完成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陈子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