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李慧娘倒不糊涂,“人人皆可去洪都,唯太师不可!太师若在临安殉国,便是千古名臣。若抛弃城池百姓,乔装暗潜去了洪都,便是大宋罪臣……到时候一样性命不保,还会遗臭万年!”
不管怎么说,贾似道在两浙的仗打得糟糕,而大宋朝也是在他手中山河日下。他现在不死,就必须替宋朝的灭亡被黑锅,江万里不会放过他,也不能放过他。而他一死,这黑锅就不能叫他背了他都殉国殉道了嘛!
翁应龙其实也是明白人,叹了口气,瞥了贾似道一眼。贾似道不死,他翁应龙也没有活路。如果他陪着贾似道一起去洪都,只怕要陪着贾似道一块儿死了。反之,贾似道只要死了,就是大宋头号忠烈。忠烈的心腹当然也是好人,他不管就此隐居不出,还是潜行洪都,都不会有性命之忧。
这个道理不止翁应龙明白,在场的贾似道幕僚更无人不知,只是说不出口。
“太师殉国啦!太师殉国啦……”
外面的呼喊声更加响亮也更加喧嚣仓惶了,听在贾似道耳朵里,更不异于在催促他早点上路!
这喊声却不再是浙音,而是北地或淮地的口音了。
一个贾似道亲兵的将领连滚带爬地进来,哭丧着大声叫道:“太师公,明贼大军已经到了朝天门了,朝天门又关不上,他们就要打进来了……亮闪闪的一片,都是钢甲兵啊!”
贾似道突然抖了一下,脸上惨白的没有一丝血色,“他们,他们在喊,他们在喊……这是陈德兴要我死啊!姓陈的真不是个东西,他忘恩负义!”
众人侧耳倾听,果然如此。这喊声的口音,明显不是浙江人的。这是陈德兴的士爵兵在喊!而他们怎么会喊这种话呢?显然是陈德兴的命令。
是陈德兴要贾似道死!
不,是陈德兴认定贾似道已经死了!
贾似道的一干幕僚个个都面无人色,台州贾氏的亲兵同样也不知所措。朝天门大开,自然没有什么能阻挡明军攻入礼部迎宾院的。那个廖莹中和君子营这会儿也不知去了哪里(其实他们在听到太师殉国之后都躲进皇城了),外面又恁般地乱,这可怎么办啊!
众人的目光全都投向了李惠娘,这个女人仿佛有些担当。
“太师让翁先生留下,其他人都散吧!”李慧娘深吸口气,居然替贾似道下令了。
贾似道一愣,刚想开口训斥。一屋子的人却都拱手行礼,高声应诺,然后全都倒退出去,只剩下翁应龙、李慧娘和贾似道三个人了。而李慧娘手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多了一条绳索,翁应龙更把宝剑拔了出来……
贾似道仿佛已经明白了什么,抖着声道:“你们,你们想做什么?”
“自是伺候太师上路。”李慧娘道。
“慧娘,老夫待你不薄,你怎么能……”
“太师,正因为您待慧娘不薄,慧娘才不忍太师您一世英名尽毁啊!”
说着话,李慧娘已经把神所套上了贾似道的脖子。翁应龙也把宝剑抵到了贾似道的胸口,这货还一脸不忍地说:“太师,您忍忍,一会儿就完……一会儿您就是丹心碧血的忠臣了!”
“忠臣……”贾似道那个后悔啊,早知道当忠臣会没命,还不如带着两浙一块儿降明算了,顶多让人在背后骂骂。
李慧娘这时候已经开始勒绳子,嘴里也在劝,“太师,等您上了路,慧娘就去出家,一辈子吃斋念佛替您念经。”
贾似道还想挣扎,可是心口突然一阵剧痛,低头一看,就见半截宝剑插在胸口,然后他浑身的力气都好像消失了一般,眼前忽然一阵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耳边还传来翁应龙和李慧娘两个杀人犯的声音。
“好了,好了,太师上路了!”
“好啊,这下太师成了忠臣英烈了!”
“嗯,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激我们的!”
“会的,一定的!应龙,咱们赶紧走吧,远走高飞,离开这里!”
“好的,慧娘,怎么走吧,找个地方一块儿隐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