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滴血认亲?(1 / 2)

李元吉的异常反应让在场几人一脸的懵逼,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

可看着李元吉那副表情与姿态,心中又是有股说不出的味道,见过皇帝拍桌子的,但却没见过皇帝拍脑袋的。

这可着实将宋忠给吓的不轻,连忙上前去揉着李元吉的脑袋,似乎揉一揉,就不痛了。

李元吉伸手推开了宋忠的手,整个思路再一次的活跃了起来。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其实已经可以说是全能的人才了,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们将一些看似不重要的问题给抛到了脑后,甚至逐渐的忘掉了这些。

但实际上真的忘掉了吗?

没有,就好比官员的任期制,不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坐一段时间,不去考虑如何保证官员的廉洁,动力性,就不会想到可以采取任期制这一制度。

不亲眼去看一看之前那种呆板的木梨,直上直下的那种,就不会去想到曲辕犁这种只是改变了形态的农具。

如果不是冬天太冷,他也不会想到用这种古老的方式进行取暖。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即便之前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人,到了这里也依旧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眼界,依旧超越了这里所有的人。

原因无他,在后世生活了二十多年,从出生起,所见到的,所用到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放在这里都具有着足够的超前性。

李元吉从未想过自己能在医疗方面有什么作为,哪怕之前已经透漏出去想要在科学院加入医疗项目,但当时的思路,也仅仅只是大力推广当下中医,让更多的医生去总结,去讨论,然后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就像书院那样教书育人,同时,再去有计划的展开外科,也就是西医的一些研究,最终达到中西结合,以确保更准确,更方便的诊断治疗。

而不是说单一的为了推广中医或者西医,就将其中的一项给丢掉。

秦琼的兵李元吉知道,就是失血过多带来的后遗症,其实大唐大多数战将都存在这个问题,也包括了很多军人,也都有这个问题。

年轻的时候还不怎么明显,只要上点年纪,身体状况就会大幅的下滑,即便是静养,也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

这并不是说中医的能力不行,而是久疾成病,拖的时间太久了,这已经不是医学方面可以去改变的了。

中医不是神,不可能什么病都能治疗,而且中医有中医的弊端,比如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更注重养。

但是对于军队来说,遇上战时,哪会给你几年的时间去休养?往往都是身体好了,不影响行动了,就直接上战场了,但这只能说是表面上的好,其身体内部损失的血液,还远没有补充回来。

如果在补充回来之前不再受伤,那么虽然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却并不大,怕的就是再受伤,这对身体的损害就比较大了。

秦琼是这样,张公瑾也是这样,甚至程知节,以及其他的武将多多少少的也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是轻重不一罢了。

也就是说,这一类病,中医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彻底治愈,就算是刚刚受伤,通过中药和食补两方面,想要彻底恢复,至少也得一年左右,而且还得是静养。

但是西医就不同了,显然,在治疗这方面的疾病,西医的方法往往更有效果,能够极大的缩短人的恢复时间。

至于后遗症,同样也有,但在战场上这个环境中,显然西医是更符合这个环境的。

御医的诊断是久疾成病,张公瑾身上已经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病状,但其根本还是失血过多而导致的体弱原因,多种病情加在一起,这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而是一加一等于四,等于十这么严重了。

要想治疗,必须先让其恢复精血,提高自身的状态,然后在慢慢的去调养其他的病情,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支撑的更久一些。

失血过多怎么办?作为一个后世搬砖的,李元吉也不用想就知道答案,当然是输血。

一个意外竟让自己想起了这个早就被抛掉的治疗方式,这救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张公瑾,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以及后世子孙,特别是军中那些容易受伤的地方。

李元吉隐隐有些兴奋的看向两个御医:“朕若能将弘慎体内缺少的血补回来,你等可否彻底治好他?”

张公瑾愕然一愣,这……

这怎么可能?如果真有办法,比他病情更重的秦琼岂不是早就被治好了?

两名御医也同样的一脸懵逼,犹豫,纠结,论水平,能当御医的人,水平又能差到哪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