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九章:摊上个好爹没办法(2 / 2)

大臣们猜对了,这的确是他的安排,真正知情的,只有内阁成员,而这次上奏的内容,也是在整个内阁成员的帮助下完成的,当然了,李元吉提出的,李承光操办的核心,大臣们根据这些进行的一些修改,整个上奏内容的核心思路,还是李承光做出来的。

“近一年来,儿臣走了很多地方,有富庶的,有普通的,有贫穷的,这些地方给儿臣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但却有些一样的感觉。

这一年来,学习之余,儿臣也在不断的查阅着相关的数据,得知大唐五十岁以上长者约八百万有余,六十岁以上长者约四百万有余,七十岁以上长者,约八十万有余。

而在去年之前,常平仓共有一千三百余座,其中万石规模一千座,十万石规模二百八十座,二十万石规模二十座,根据户部常平仓统计数据,至去年九月份,万石规模常平仓平均储存量为七千余石,十万石常平仓平均储存量为六万石,二十万常平仓平均储存量为十四万石。

去年新修万石规模常平仓三百座,十万石常平仓二百座,二十万石常平仓五十座,按照以往的入库率,今年夏收以后,可以保证之前的常平仓储存量为九成,而新修的常平仓储存量为五成。”

李承光的话让不少大臣纷纷一头雾水,又是老者又是常平仓又是储存量的。

随着三年灾害的过去,加上海产品的流入,大唐对于粮食的消耗的确减少了一些,而随着镇北,中原,关中三座粮仓的连年丰收,入库量也一年比一年多,这也导致了户部不得不开建常平仓来保证粮食的存储。

还有一点,今年朝廷打算开放一部分酿酒令,用于改变生活,顺便消耗一下粮食,不然粮食放的时间长了,也只能坏掉,而且每年翻晒也不是件小事。

可是,这跟李承光有什么关系?他提这个又有什么意图?

大臣们摸不清,但李承光和内阁大臣以及李元吉本人却很清楚,这也是他们羡慕李承光的地方,没办法,摊上了一个好爹,只要自己不作死,躺着就能收获人心。

“儿臣看到了那些地方生活的艰辛,儿臣也不忍看着仓内存储大量的粮食,只能等着几年后被低价卖出。”粮食有保护价,但这个保护价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连年的丰收,随着存储的粮食越来越多,粮食的价格,自然不可避免的要下降。

到今年,粮食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五钱一斗,比李元吉登基的时候,足足下降了几十倍,而且照这个趋势,粮价还会继续下降。

若不是有粮食保护价,朝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普通百姓会亏的更多,除非存着自己吃,但连年丰收,吃又能吃多少?

粮商,成了最不赚钱的行业,现在已经见不到什么粮商了,只有商业集团还在大规模的维持着,这不是利益驱使,而是政治需要。

尽管一直都在亏损,但这个亏损又是必然的,好在朝廷也在不断的下调保护价格,这也使亏损始终保持在一定程度内,没有愈演愈烈。

“古圣人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儿臣觉得,当朝廷有能力的时候,可以对老者增加一些福利,同时,为了避免这些福利会成为拖累朝廷的政策,故而应当理性对待,即设定一个安全界限,一旦达到这个界限,当停止福利的放,或减少福利的放。”李承光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或者说,这就是李元吉说的话,他只不过是根据这句话,去做了详细的规划,以及设定一个合理的界限。

“说说你的看法!”李元吉点着头问道。

“儿臣觉得,此政策当因地制宜,以各地常平仓为中心,划定相关区域,当常平仓内存粮高于七成时,则开放此政策,存粮低于六成,则全面停止,具体放数量以及人群,则按照具体的存粮情况来决定。

儿臣比较倾向于优先放七十岁以上老者,若存粮足够,则按照每人每月一斗来分,不够,则相应下调放数量。

同时为了避免冒领,则需要求常平仓官员在一年内,随即审视放人员至少两次。”李承光继续说着。

意思很明确,各地都有常平仓,按照各自不同的存储数量来决定给谁不给谁,而常平仓基本上是每个县一个,每个州有一个二十万石规模的常平仓,新的老的五百多个十万石常平仓,则均匀的分布在各州。

如果全部满仓的情况下,五十岁以上的基本都可以到,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勉强可以做到六十岁以上的都,但这长久不了,所以只能只放七十岁以上的,这样倒是可以稳定下来。

虽说受惠的人群减少了,但这个政策一旦出来,不管是否受惠,来自百姓的拥戴绝对会如同潮水一般的猛烈。

“卿等意下如何?”李元吉问着大臣。

开玩笑,这是太子能提出来的吗?这是他能想到的吗?除了你皇帝亲自指示,太子敢说这话吗?大臣们知道了李元吉的目的,这个时候哪敢阻拦?况且常平仓的存粮的确太多了,以至于朝廷每年都不得不新修常平仓或者扩建。

“太子仁义,此乃大唐之幸,万民之幸,臣等无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