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七章:不够彻底(2 / 2)

“动力总成的连接,这个最快也需要一个时辰的时间,但大多数时候,为了保证不出错误,都需要一个半时辰左右。”

“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一步步的写下来每一个工序所需要用到的时间。”刘善点了点头,一个半时辰,这个倒是可以接受,其实两个时辰也可以接受,但他想做的更好一些。

既然决定了,为什么不做的更彻底?

先前的迷茫,只是因为没想到这些问题,现在问题都说开了,刘善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将效率最大化。

毕竟这些年接触的东西也不是白接触的,在提高效率这一块,刘善的能力在整个展省也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只是从制度方面来评比的话。

不用每一个人都去写,生产工序顺序都是现成的,直接从办公室拿来工序表就可以了,然后一个人按照先后顺序念着,所有人说一个时间,找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时间,这就是这个工序所需要用到的时间。

一百多道工序下来,单单只是总装,这台简陋到爆的卡车,也需要八十多个时辰才可以搞定,如果算上从原材料开始的话,一台卡车大约需要三四百个时辰才行了。

不过,帐不是这么算的,这个工时算的是一个人从零开始,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人参与所需要的时间,但是很显然,这绝不会只有一个人参与。

然后第二部,进行细腻化的划分,依旧是从头开始,将十个工序汇聚在一起,然后询问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时间按照的是他们这些熟手操作的时间,新来的工人自然达不到,不过等熟悉了以后就可以了,前期的时间差距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一组有十个人,十个人同时动手的话,这些工序完成的速度还是很快的,而且总装方面,也并没有多么的复杂。

毕竟现在的卡车上,并没有电路,连个灯都没有,所以就不用去考虑那些走线的问题,就是单纯的将零部件组装在一起,让他成型可以跑动起来就可以了。

而动力总成需要一个半时辰,这是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如果以一个半时辰为基础来划分的话,那么只需要四个工作组就可以完成一台卡车的组装了,但是如此一来,每个组依旧需要负责二三十个工序,平均每个人是两三个工序。

虽然已经极大的减少了工序,但对于那些工人而言,刘善的看法是最好只让他们负责一道工序,这样可以更快的上手。

于是,继续拆分,将动力总成拆分成两个部分,熟练以后两个部分都可以控制在半个时辰左右,那么其他的工组,也就按照半个时辰的时间来进行划分任务。

最终,一队的规模为九个工组,在全部熟练以后,平均每一队的完工时间大约都在半个时辰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一队九个工组,在将来平均每半个时辰就可以生产出一台卡车,一个白天的时间,一队九个工组至少可以生产出十至十二台卡车,这个效率就很恐怖了。

而整个总装厂有八十多个工组,组成九队,每天就能产出近百台卡车,这效率……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下,但只要有可能,就值得去试一试,反正现在也是摸索阶段,有想法就要去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于是,接下来进行了工组的划分,裘球被任命为了临时队长,当然,还有其他八个人也被任命为了临时队长。

然后一帮子人又回到车间,对各组的工位进行了重新的划分,等到明天开工以后,就按照新的制度去生产。

工序什么的都在他们脑子里印着,这些人几乎都可以单独完成卡车的组装,对于每一个工序都很熟悉,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新的任务,去熟悉一下,然后明天交给手下的工人就可以了。

而这一项微不足道的改革,其实起到的作用却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就自身而言,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卡车总装厂出现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打开了整个展省的思路,告诉他们不能只凭借经验,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一些具体的调整,可以继续加深,也可以适当的缩小。

同时,这一套制度也被引用至各个行业,直接导致了整个大唐的工业能力提升了几个等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