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暗幕重重月(2 / 2)

然而码头每天停靠的船只数量就那么多,如果一艘船只行动慢一点,那么后面的船只便耽搁了。

一旦耽搁,便会形成码头上的拥堵,想要出去的船出不去,想要进来的船进不来。

为了这个缘故,码头在过去的七十多年时间里,一共扩建了五次,到了现在已经没办法再扩建的地步。

结果反而造成了现在一旦拥挤,堵个两三天的事儿都不是稀奇。

这其实跟帝京府码头差不多,那里也是时常拥堵。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船只,在距离城门水码头还有十里路的时候便选择了上岸,宁愿走陆路远一点、多花费一点,也不愿在水里堵着。

景和帝对于柳铭淇的琢磨很满意,只是看了一下资料,就能抓住这么多的重点,这个小子的确是很聪明。

他不知道,柳铭淇看相关的电视剧看得多了,以及古代官僚会做什么事情,都是门清儿。

别的不提,码头上面的管理,就是一个巨大的顽疾。

多达上千人的码头官吏们,却造成了如今如此拥堵混乱不堪的局面,难道不是渎职吗?

大部分原因不是他们无能,而是有利益的关系掺杂,一切就变了味道。

里面的猫腻太多了,比如谁给的孝敬多,那么每次他的船就优先进出码头,货物因为堆积仓储滞泄而造成的损耗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有利于他们。

那些不懂事的,或者是给钱给得少的,自然就排在后面,有些时效性的商品如果遭遇了堵塞,一船损失几百两、甚至几千两的事情都时有发生。

还有装卸工人的快满、细心与否等等,这也同样会影响船主和运输时效。

如果换了一个良好的团队,完全可以让整个码头的运营高效迅捷。

可问题在于,换了一批人,他们就能比前面一批人做得更好吗?

不一定。

不。

应该是不能。

所以朝廷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在大体上过得去,然后不要耽搁正事儿就可以。

这一次的运送救灾物资和粮食,两个码头就没有出篓子,用最快的速度运送抵达,还得到了嘉奖。

但这样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罪过。

景和帝不愿意大开杀戮,如果能和平的解决,那是最好。

如今苗炎提及了让柳铭淇来解决掉鬼门关,在景和帝看来就是解决这个顽疾的好方法。

一旦鬼门关消失,航运畅通了,就又不用撕破脸,又不用一直忍受他们的拖沓、渎职、贪x。

否则景和帝也不会同意苗炎的馊主意。

馊主意是馊主意没错,但如果柳铭淇能做好了,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儿?

面对至少会有上百万民众收益的大事,景和帝毫不犹豫的卖了侄儿,让他出马去为难。

今天看着柳铭淇对鬼门关两大码头的分析,景和帝心头就有了底。

不管柳铭淇是不是年轻没经验,但至少这份观察力是足够的,一如当初他在谈及“临时盐税”、“麸糠粥”那样的敏锐。

“有了看法,你有办法吗?”景和帝又问道。

他知道这个很为难柳铭淇,可如果一开始连一个头绪都没有,那柳铭淇还是不要去了,免得丢人。

“办法嘛,当然……不能说有,但是我有一些头绪,不过现在再多的参考和资料都做不得数,需要现场观察才能知道该怎么样去尝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满口大话不代表能解决事情,只有知道了难处,认真的去脚踏实地的做,才有可能解决问题,陛下您说是吗?”

柳铭淇本来想说这样的开荒拓野,对物理和化学双博士来说,当然不值一提,可他转念一想,容易被追到的就不是女神,必须要让皇帝和大臣们知道自己有多辛苦,才能让他们记住自己的好。

少年也不求别的。

只求下一次自己闹出什么事情来,大家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小爷我能承受得了,可我爹娘承受不了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景和帝嘴里念叨着这句话,顺手就在御桌上写了下来。

“铭淇,你的才华不去考一个状元,那真是可惜了。”反复读着这一句话,皇帝不由得感叹起来。

随口说的一句话,便是如此的富有哲理,这孩子的才智绝对是超越了绝大部分的人。

关键他还只有十六岁而已。

十六岁便有如此深的感悟,能有这样踏实的心态,放在民间任何一个地方,那都是了不得的栋梁之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