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人群当即便是一静。清丈田亩,这事情光是在常州府就已经进行了三年之久,普通百姓只要进过县城,也都听那些小吏宣读过,甚至就连当着抵制士绅和百姓的面宣读的都有过几次,在场的一些百姓分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顾家没办法在这上面蒙骗,因为包括钱谦益在内的不少士绅也接受了清丈田亩,江南士绅并非铁板一块,对百姓就算不得是秘密了。眼见于此,他们也只得编个谎言,以此来激起民愤,只要不让工作队下乡丈量,那就什么都好说了。
此时此刻,众人的目光聚拢在顾枢的面上,窃窃私语再度响起,却已经不再是此前的那般,而是直接怀疑顾家在官府和百姓之间欺上瞒下。
窃窃私语的声音愈加的密集起来,顾枢先是一愣,随即便跳了出来,大声向那个声音厉声喝道:“你不是本地的百姓!”
顾枢旨在转移话题,更是要向在场之人暗示此人的话不可信。这是常有的思维方式,当一个人被认定为不能信任的时候,哪怕是他说出的事情乃是人们亲眼所见的,其中的一部分也会忽略掉这一点。
对于这等手段,顾枢耳濡目染,自是明了。不过,那人却也不急,当即便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直接拜倒在朱维宁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说道:“小人确不是本乡百姓,乃是行脚的商人。此番听了这位顾举人说官府要在秋税的基础上进行加征,以填平常平仓的亏空,出于义愤便前来凑这个热闹。”
商人拜倒一礼,恭恭敬敬的完全是一副升斗小民的做派。在场之人虽是没人识得此人,但是看竹篓里的那些小物件,以及身上衣衫的磨损和整个人的气质,一眼看去也是个行脚商人无异。
“你既不是本乡之人,又缘何出现在这里,又是怎地听了那顾举人的说辞?”
“回青天大老爷的话,小人是苏州人士,以贩货为生。今番是苏州有了些新样子,便收购了一批运到无锡来贩卖。小人的货大多在县城里卖了,就剩下这些,寻思着出城卖完,再收些乡间的物事回乡贩卖。今天一早,小人出了城,听着路人的指引到村子里卖货,刚卖出去两件,正巧赶上那位顾举人带着家奴和佃户在村里聚众,才会赶到此间。”
苏州的行脚商人,听了这个解释,很多人当即也就都信了下来。明清之时,士绅百姓追赶时尚潮流,无非是两个所在。其一是皇宫,比如,有一日袁妃着浅碧绫衣侍君,崇祯帝赞曰“此特雅倩”,传到宫外,一时间,闺中坊间,浅碧色最得女子喜爱。
相对皇宫那等偶尔如此的所在,苏州才是真正引领时尚潮流的所在,明清时有“苏样”、“苏意”之说,从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举凡服饰穿着、器物使用、饮食起居、书画欣赏、古玩珍藏、戏曲表演、语言表达,无所不包,皆是以苏州的样式、意境为榜样。而这等风潮,从明朝中期,一直到清朝中叶,风行了长达三个世纪之久。
苏样如此,苏州的行脚商人也多有在出了新样式的器物便贩货到外乡出售的。而这个行脚商人的竹篓里,仔细看去,有去年的样式,也有今年刚刚流行起来的,其中一本金圣叹批水浒传,看那样子,显然是没少被翻看过。
“小人好像昨天在县城里见过这货郎卖东西,有些眼熟。”
“是啊,今天他还在村子里卖个我家婆娘一把梳子,是今年的新样式,可漂亮了。”
货郎所言有了证明,朱维宁便转而看向顾枢,眉头一皱,直接对其喝问道:“顾举人,你刚刚说是百姓请了你等过来做主,可现在看来,却是你在造谣生事。尔等如此蒙蔽本官,其中居心如何,又有何情弊,说!”
“这,这……”
无论是顾枢,还是同来的士绅,平日里抵制政令,文官与他们同为士人阶级,怎么也要留下几分情面,流官如此,几乎是本地人士世袭的小吏们更不敢开罪他们,身后也没有这等“叛徒”,一向是顺风顺水惯了,哪里见过这等场面。
一个四品文官满脸不悦的逼问着,顾枢咽了口唾沫,饶是他本是才智之士,也是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直接就将黑锅甩在了此前的那个佃户身上。
民告官,现在是又不用再去打那个杀威棍了,告得赢的话自然也无需担心什么充军两千里,但是常平仓的事情本就是顾家编出来激起民愤的,诬告官员可在什么时候都是不轻的罪责。
此时此刻,顾枢也只得一个劲儿的使眼色,要那个佃户把事情扛下来。然而,面对着朱维宁的疾言厉色,面对着顾枢的苦苦相逼,那个佃户早已急得是满头的大汗,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数息过后,竟径直的昏倒在了地上。
眼见于此,顾枢登时便舒了口气,继而向朱维宁行了一礼,缓缓说道:“朱道台,此人是学生家的佃户,一家子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此间被道台的官威吓昏过去了,可见其人胆小怕事。学生对此人是有几分了解的,相信他不敢说谎,常平仓必有问题。不如道台先行回城查验一番,若是确定了无事,学生情愿亲自解送其人到提刑司衙门候审,亦愿意为官府向百姓解释一二。”
按照顾枢的盘算,现在事情回到了原点,工作队不得寸进,朱维宁回城,今天的清丈就是战不利,而今天连屯田道都被迫回城了,对于清丈田亩工作的士气打击也是极为巨大的。届时,设法与官府达成妥协,将那些隐匿的田产彻底屯下来,了不得吐出一点儿,给齐王个面子,这事情也就算是了了。
而造谣生事的罪名,等到调查常平仓结果出来,他也早已完成了对那佃户的威逼利诱,到时候就说是佃户听了那个行脚商人的蛊惑,向他报告了此事,才有了此番的事件。
说实在的,这么处理,虽是万无一失,但却还是让顾枢感动无比的憋屈。奈何现在官府与士绅有勾连的官吏已经被拿下,新来的都是些要拿他们的家产作为日后升迁资本的疯子,全然不顾读书人的体面。再加上那位齐王殿下,那可是在浙江、在江南都曾对士绅动过刀子的,况且还有吴兆骞提及过的那件事情作祟,使得顾家在抵制方面也会有些束手束脚,不似明季承平时那般的肆无忌惮。
顾枢盘算的很好,奈何朱维宁却并没有按照他的剧本演出的打算,甚至可以说,这个屯田道从出现在此的第一瞬间就根本没有按常理出牌的打算。
“顾举人此番要替本官做这个主,可本官却只是个屯田道,并非提刑司的官员,阁下这主做了也是没用的。”
说到这里,朱维宁转过头,问向身旁的一个文官,而旁边的文官给他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连带着佃户以及顾枢等人都要一起回提刑司,因为此事不是按照造谣生事论处,就是依着百姓举报贪腐弊案,被告还是原告,身份无所谓,任由顾家和佃户串供是必不可能的。
一个佃户而已,顾枢并没有出头的打算,但若是被抓到了把柄,陈文就有理由惩治他们,这却是顾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放在从前,让佃户跟着回去,届时派人知会县衙里的小吏、衙役,还有不透风的墙吗?可是现在,县衙里与他们有关联的官吏都被拿下,只待那佃户一醒,被官府恐吓一二,甚至连动刑都是不必的,便可以拿到不利于他们的人证,到时候恐怕就不再是单单的清丈田亩那么简单的了。
“朱道台,学生等都是读过圣贤书的,难道还能撒谎不成?此人确是老实本分,或许是被那个别有用心的外乡人蛊惑了也说不定。此等无辜良善,断不可就此带走,否则这世上还有什么天理公道可言?”
说到这里,顾枢的音量也是陡然增大,尽可能的让更多人听到,以便于激起本乡百姓的同仇敌忾。奈何,此番来的人实在不少,千余人,又不似军队列阵那般整齐,乌央乌央的蔓延在官道和官道两侧的田埂、小道之上。顾枢嗓门再大,也不过是让左近的百姓听清楚而已,至于更远的地方,尤其是人群的后方,此时此刻却还沉浸在对顾家造谣生事的怀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