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是个神奇的年代,国内经济虽有波折,但稍一调整立即高速展,各种胆大包天的幸运儿,抓住一两个机会就能把企业迅速做大。也正是这黄金二十年,奠定了他们日后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也给予了他们日后在各种场合夸夸其谈的资本。
李家明的合作伙伴,陈东无疑是个运气不错的幸运儿,靠着从小那借来的几万块钱,毅然决然地扔下快到手的学位,跑去中苏边境折腾,终于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干倒爷没前途了,陈东又回到呆了三年的日本,娶妻、入籍,摇身一变成日籍华商,合法地走私汽车、出口转内销骗退税、倒腾外汇等等,继续钻法律、政策的空子财。眼看着国内各项法律日趋完善,这个投机主义者才开始真正转型,做起了正经的外贸生意。
富贵由天定,万般皆是命,这话还真有三分道理。
陈东通过董昊,主动来与李家明合作,虽然被逼着高价购买了‘山里人家’20%股份;还让人逼着抵押房产,搞了笔巨额日元低息贷款,但也找到了一棵不大不小的摇钱树。他是直接面对零售商的小商社,不用经过大商社、批商的盘剥,从李家明这买的香菇,到了日本扣掉各种开销,也能赚到50日元/斤左右的纯利。
别小看这50日元,在各行各业展都高度成熟的日本,可是不小的利润,何况还有外汇黑市上的价差。而且这50日元的背后是量大,一千万斤的年产量,那就是一年利润5亿日元,比他其他的生意加起来赚得都大。难怪阿灏放着好好的走私生意不做,要来趟实业的路子,只要产品适销对路,赚起钱来比旁门左道更吓人!
现在公司花费几十万研的银耳、木耳终于进入了试产阶段,他还不赶紧过来?日本人对银耳、木耳之类的没兴趣,但华人喜欢啊?就在刚才,看着菌棒上长出的朵朵雪白银耳,热得满头大汗又被空调吹得起鸡皮肉的陈东,觉得这就是一张张的毛爷爷。
这是好东西啊,被国人奉为滋补良药呢。川省通江、闽省古田的银耳好是好,但段木栽培的生产周期长、产量低,除了出口之外少量内销,根本就不是他能分一杯羹的。现在好了,公司里花大价钱,终于在香菇的袋装栽培技术上,开成功了银耳袋装种植技术,作为成功的商人兼公司股东,陈东哪会放弃这个财机会?
两人又在其它几间栽种室里转了一圈,陈东更对公司一如既往的不使用农药消毒非常满意,这代表着能出口到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俩人回到书房里,陈东才表示反对李家明与邓灏商定的价格。
“阿明,太高了!”
60块钱/斤高吗?算起来真不高,银耳对生长环境极苛刻,温度得控制在22℃~25℃、湿度在70%左右。想要生长出品相极好的香菇,就得使用空调模拟出最适合的生长环境,一个八十平方米的菇房,一天光电费都三十几块钱。更要命的是,银耳不比香菇,鲜干比居然达到了16:1。也就是说,16斤新鲜银耳,才能晒出一斤银耳干来。
“阿明,这价格没竞争力的。”
“是吗?”
端起书桌上的茶缸,李家明灌了大半缸下去,擦着嘴角的茶水,好笑道:“东哥,你也是公司股东,屁股可别坐歪了哦。”
确实是大股东,但陈东的利益在销售环节,哪会同意这么高的批价?
“阿明,这个价格没利润的。”
“东哥,这事你得找邓灏商量”。
“你是幕后大佬,我不找你,找谁?”
胡说八道,不过是摆不平大姐那泼辣女人,来自己这想套套人情、降降价而已。不过李家明也真有一点想不通,他没想到银耳的产量这么低,而且干鲜比这么高,前世的银耳可是滥大街的,二三十块钱一斤都没人要。
不过疑惑归疑惑,不该让步的事绝对不让步,开着玩笑的李家明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张彩色照片,递给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商人。照片上是一家商场里的散装银耳,标价是93港币/500克,这还是他姐夫在香港一家大型商场里拍的。现在的银耳都是段木栽培,不但产量极低,而且受气温影响很大,价格不高才有鬼。
精明的陈东看着手里的照片,心里可真不是滋味。银耳这东西日本人是不吃的,要不内销要不出口到有华人的地方去,内地虽然人口众多但经济不达,经济达的台港反而成为了主要市场。
国内不比海外,越贵的东西,零售商赚得越多,要真以60块钱/斤的价格进货,他陈东在国内销售,连毛都赚不到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