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第752章 拉帮结派(1 / 2)

想在美国的学术界混,获得博士学位只能算刚刚初选及格。从博士开始,要接受三次复赛,等到通过了讲师、助教授、副教授的大关,才能取得正教授的资格,才可以算入围。

入围以后,再要经过各种学术刊物、出版集团、基金组织乃至社会人士的考验,方能取得争夺名教授头衔的决赛权。至于能否鹤立鸡群地击败各路英雄,冲到学术界的第一线,还要由洞见、机缘甚至寿命来决定。因此,美国的学术界虽然到处是诺贝尔奖、克拉克奖、菲尔兹奖,可要想一显身手,夺取那么一个奖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这就是李家明的师兄穆尼,给他说的学术圈,可他话锋一转,又否定了前面的说法。

“Mng,学术界不重过程,只重结果。就比如你那篇关于互联网流量误区的论文,能一路杀到Rchard/Ston奖的评审第二轮,就是因为它的原创性和对互联网企业有指导作用。我敢打赌,如果你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拿论文奖没有一点难度。”

这?李家明突然有种明悟,或许自己的学术之路会比想象中容易得多,因为自己可以用一个既定的未来,在繁杂的现实中寻找依据。

只要自己能够不断表有份量的论文,根本无需象穆尼这样去谋求教职,按照既定的渠道一步步上升。就象四哥,拿下Stvnson奖和博士学位,立即被加州理工聘为助理教授,一举进入正式的教职序列,根本不要去先当博士后、讲师之类的。

这就是所谓的‘学术界,不问耕耘,只问收获’。

这就对了,正品酒的穆尼举杯示意,但也提醒道:“还有一点,第一流大学的正教授,固然拥有崇高的学术和社会地位,但是他们依然不能稍微松懈。

上至学术界的权威,下至研究员或大学生,都会对他们施以压力。因此,他们既要经常表论文、书评甚至专著以满足学术界的要求,又要随时周旋于青年学子之中以提拔后进。

一位教授如果不能在学术界担任自己专长的领导工作,他不但会受到同事的耻笑,甚至会遭到扣薪之类的打击。”

明白了,李家明举起酒杯与师兄碰了一下,小声道:“所以教授让我去从师于Mchal?”

“Good,但也不完全对,到了他那个层次,已经是学校求着他任教。”

那是当然,能开宗立派的大师,而且是铁定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可以说只要他愿意,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会扫榻相迎。

当初李家明给十几位教授写了申请,一收到托马斯教授的回复后,立即将他人抛之脑后。除了对其学术思想的崇拜之外,也有点拜个铁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师的小心思。就象老章是尼葛洛庞帝教授的博士,一毕业就担任任MIT亚太地区(华国)联络负责人,隔年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华国席代表。除了他本人能力不错外,一个好导师让他沾了多少便宜?

“Moony,敬教授!”

明白就好,穆尼将半杯威士忌酒一干而尽。学术界也讲派系,这小子与他师从过一个导师,未来就有可能帮得到他,导师的学术水平确实高,但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欠缺。

李家明对穆尼的心思也会意,有人处即有江湖,学术界也不是象牙塔。想在学术界混得开,除了真才实学之外,也得要人脉关系。尤其是法学、历史、人文、经济……学界,并不象那些自然科学,很多东西根本没办法量化,在大家承认你学术成就的前提下,人脉就显得很重要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