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太学(1 / 1)

都以为华夏国会在短时间内与金国开战的时候,兴元皇宫这边却没有任何的动静。∈八∈八∈读∈书,.≦.o≧

华夏自开国后所举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赵芸儿在李岘的窜唆下,正在大规模修改科举考试的内容和科目。儒学倒没有被摒弃,但只能算在文学、儒学、算学、自然、地舆、格致、化物、史学、生物、律法十门科目中的一门,其中文、史、儒、算和自然五门课为必考课目,另外五门可选报一到两门进行考试。

科举有在国内推行科学技术教育的意图,只不过完整的考试制度对于稳固一个新生的王朝zhengquan来说,也是必要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是依赖军队和勋贵阶级来治理,统治阶级需要对平民持开放的态度,才能保持zhengquan拥有来自社会底层的广泛支持。而且只依靠勋贵阶层,也无法培养出足够多的高水平政治家,官僚集团也需要不断吸收来自于平民阶层的新鲜血液,才能让它保持足够的活力。

宋代在政治制度上是在极力打压勋贵和过去的门阀、宗族势力的,基本上能够算作是个平民社会。统治阶层对平民权利的重视,这就给了更多寒门士子崛起的机会,在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后,又经过王安石变法,天下逐步建立起了面向平民的完成县学、府学和中央太学的教育机构。科举成了平民入仕,进入统治阶层的主要途径,所以造成有宋一朝读书之风强盛,甚至由于官办的学府还是远远满足了不了天下读书人的需求,又引起了私办书院的出现和兴盛。→八+++八**读==书^^≥

宋代的教育和考试制度在华夏历史中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华夏自立国后,倒是没想到要改变这个制度,只不过是增加了考试的内容和范围而已。

北宋年间,虽然理学已经出现,但也还没有到了后来那种读书人“为护圣教,舍生忘死”的地步,虽然更改科举考试的内容引起的抗议十分强烈,但在朝廷明文确定了考试内容后,天下的读书人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买了新课本回去,重新埋头苦读。

毕竟华夏以武立国,读书人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宋时期,加之明显能看到和感受到工业和科技生产所带来的社会进步,自然也没几个敢血溅五步的“杠头”冒出来跟朝廷作对。

好在这个年代大多数读书人脑子都足够灵光,用三年的时间学完小学六年的课程并没有多大难度。

华夏国的考试制度有些类似于后世,只要经过县学和州学两级的考试,进入兴元太学学习,在入学四年太学毕业考试合格后,就能够由吏部分配授官,成为华夏国新兴的官僚机构中的一员。

进入太学,就相当于是成为了华夏国统治精英阶层的一分子。

华夏国专门设有女官,犹如前唐时期体制,这就又催生了女子太学的设立。

当年李岘办陇右乡学,就办门开设了几chunu学馆,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陇右纺织、食品等工坊里女工日多。随着经济收入提高,妇女在家庭里的地位也日渐提高,陇右、兴元一带逐渐女学兴盛,只不过能进女学读书的女子,以富贵人家居多,很少有平民家的女孩入学就读。

兴元太学每年招生3000人,一如宋代徽宗时期的规模,而女子太学的规模则小得多,每年只招收200名学员,照太学规制,女学员从太学毕业,朝廷也是照例授官。

女子做官,看似新鲜,实际上在陇右、陕西,勋贵、官僚阶级,男人们大多有军职和官职在身,家中产业,大都也是由这些女眷们在打理,在管理庄园和工坊方面,她们比大多数男人更人经验。

宋代的文人,还没有像是到了明代,成为整天埋首在《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考八股文的“腐儒”,学问的涉猎还是比较广泛,另外还提倡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过,宋代的文人学识比较偏于文学和史学,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有曾公亮、丁度、苏颂、沈括等少数文人对于科学和技术有所研究,这还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和经历有关。

唐、宋时代的医学进步比较大,官方甚至主动将死刑犯的尸体交给医家进行解剖,后世华夏流传下来的人体解剖图,也只有五代和北宋年间的区区几幅。只不过到了南宋中期以后,随着儒家理学兴起,人体解剖被视为“邪恶”,流传下来的人体解剖图大多被毁,华夏的医学理论又重新倒退回到了魏晋时期的阴阳五行那一套旧的理论当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

“皇帝起居,乃是涉及陛下**,除了太皇后为陛下生母,可查看外,元太皇后虽为陛下之姨母,也是无权查看的。”

皇家设有史官,专门记录皇帝的日常一言一行,只不过当李岘提出想看看儿子李芃的《起居录》后,却被一位年青的史官毫不犹豫地给拒绝了。但当那年青人告辞离开之后,李岘在生气过后才突然想到,这名为李焘的年青史官在历史上还算是很有点名气的。

九百八十卷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后世研究北宋史的必备书目,只不过由于战乱等原因,流传到后世只剩下了五百二十卷,缺失严重,但也依然是研究北宋史最重要的资料。

现在这本书的编纂者在自己面前活生生地转了一圈,带给李岘的冲击还是蛮震憾的。

只可惜的是,他现在穿着一身华贵的女装,无法与对方把酒言欢。

史家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绝对是很特殊的一个团体。

从流传下来的先秦《左传》、《尚书》等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再到《史记》,这些文字记录了华夏民族三千年的荣辱兴衰,也奠定了后世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拥有超过五千年文明史的底气。

由于史家的存在,许多历史事件得以真实地被记录下来,也正是由于史家的存在,许多君王的黑历史也被真实地流传下来。对于史家,历代的君王还是十分忌惮的。到了唐代,李二由于黑历史太多,所以颁布禁令,禁止私人编纂史书,史官被彻底纳入了封建王朝的体制之内,实际上成为了皇家的档案馆馆长。

既然是管理档案的,知道的秘辛自然也不会少。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