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面谈(1 / 1)

在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人带领下,池非跟着金掌柜从侧门走了进去。

只见里面檐廊曲径,幽深雅致,走的是园林式的路线。

偌大的花园里不仅有小桥流水、各种奇珍异石,还有一个长满了莲花的人工湖。

一道廊桥从湖中穿过,让人可以一边从桥上走一边沿途欣赏湖中的景色。

湖边还有两个供人休憩的亭子,周边环境清雅安静,让人有种想坐在亭子里安静看书的闲适感。

这还只是前院部分,后面不知还有多大空间。

看到这里,池非已经基本确定曹家是典型的勋贵世家,而非官宦之家。

虽然经过不断的修缉和维护,但从那走廊和亭园的外观来看,这房子至少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能在地方稠密的内城拥有这么大的老房子,还真就只有底蕴深厚的勋贵世家才做得到。

单靠科举做官的官宦人家,极少能达到这样的规模。

管家把他们带到客厅并奉上茶水后,就进去通报了。

没过多久,管家回来后,就带着他们往书房那边走。

在书房里,池非顺利见到了曹当家。

他似乎刚睡完午觉,穿着一身宽松的长袍,一边喝着浓茶解困一边打着哈欠。

三人寒喧一番后,很快就坐了下来。

曹当家开门见山地说:“听老金说,你有事想跟我谈?”

池非恭敬道:“是的。不知金掌柜有没有跟您说起我的计划?”

“说了,但我想再听你说一遍。我怕老金有所遗漏。”

池非于是重新把自己准备开报社和印坊来发行报纸的事又说了一遍。

曹当家听完后,并没有出声,只是用手指在桌面上一边慢慢地敲击一边想着事情。

过了一会,他凝视着池非问:“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难道就不怕我直接拿来用吗?”

池非十分平静地说:“以您的身份和气度,我相信您不屑于这样做。

即使退一万步来说,您比我先一步开了报社,我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至少我就不会因此而成为众矢之的。

但我觉得您不会这样做,因为您是个十分谨慎的人。

对于八字还没一撇的新事物,您即使感兴趣,也不会轻易尝试。

当然,这一切都是小子的猜测,如果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请曹当家不要见怪。”

曹当家笑了,“好话丑话都让你给说完了,我还能讲什么。

说吧,你想跟我怎么合作?”

“我希望曹当家能够允许我将《梁祝》和《仙侠》这两部作品在报纸上连载。

作为回报,我以后所有新出的作品,都会像《仙侠》一样,由聚雅斋独家出版,绝不卖第二家书坊。

除了这个以外,在一年时间内,聚雅斋可以免费在我的报纸上连载八本书。

具体是哪八本,由聚雅斋自行决定,其间可以随时更换。”

金掌柜一听,眼睛顿时一亮。

自从上次长庆坊的少当家特意来京城想挖走池非后,金掌柜就一直担心他会被其他书坊用更好的条件挖走。

毕竟现在整部《仙侠》已经完结,池非跟他们聚雅斋的合约也跟着结束了,他现在到哪家书坊都可以。

以他现在的名气,只要他肯开口,不止京城各大书坊,就连外地的书商也会抢着跟他合作。

如果以后池非答应全部新出作品都由他们聚雅斋独家出版的话,那他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这点才是最吸引金掌柜的地方。

至于免费在报纸上连载八本小说这个条件,在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之前,他也只是略感兴趣而已。

曹当家低头想了一下,又问:“除了允许《梁祝》和《仙侠》在报纸上连载外,还有其他条件吗?”

“有,那就是为我的报社提供技术支援。

不瞒曹当家,对于印刷这一块,我完全就是个外行。

我希望曹当家能够帮忙介绍一些好的工匠以及印刷方面的人才,好让我能够尽早把印刷出货这块撑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希望聚雅斋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以上是前期的合作内容。

等报社的业务进入正轨后,我希望跟聚雅斋展开更加密切的商业合作。

例如凡是在报纸上受欢迎的作品,我会把作者优先推荐给聚雅斋,尽量让他的作品能够在聚雅斋出版上市。

当然,如果作者最后选择在其他书坊出版的话,我也无能为力,我在这当中只是充当一个介绍人的角色而已。

至于聚雅斋方面,如果想在报纸上对某些话本进行宣传推广的话,我会优先给你们留版面连载。

总之就是尽量做到由我这边连载,再由你们聚雅斋那边出版成书的一条龙式业务合作。”池非越说越快,不自觉地把许多现代用语都说了出来。

果然曹当家和金掌柜被他这些不断冒出的新鲜词汇给绕晕了,但大概意思还是能理解的。

归纳起来就是两条,一是允许《梁祝》和《仙侠》在报纸上连载,二是帮他把印刷工坊这块做起来。

只有等报社做起来后,双方才能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

“那你打算在哪里开印坊,地方找好了吗?”

“已经找好了,现在正在建报社和印坊,两者都在同一个地方。”

“看来,你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我也只是尽力而为罢了,其实并没什么把握。但不亲自试试又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总要做过才知道。”

“好吧,我考虑一下,明天给你答复。”

“多谢曹当家,那我就不打扰两位了。金掌柜,我就在外面客厅等您,您慢慢谈不急。”

“好,我跟当家谈完就跟你一起回去。”

跟曹当家行了一礼后,池非这才退出书房。

等池非出去后,金掌柜忍不住问,“当家,对于苏真的提议您打算怎么办?”

曹当家不置可否,只是走到窗边一边凝视着前方的湖面一边想着事情。

过了一会他这才开口道:“看来,我还是有些低估这小子了。

这小子的确是个鬼才。

他不仅想出报纸这种新奇的东西来,而且把一切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实在让人不得不服。

我敢说,他这报纸一旦上市,一定会变成一种不得了的新事物。

具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一时间还没想好,但肯定非同寻常。”

金掌柜也开口赞叹道:“我当时第一次听他说起这计划时,也觉得大有可为。

这苏真的确是个天才,不仅话本写得好,连赚钱的路子也跟其他人完全不同。

先是香皂和肥皂,如今又是这报纸,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这么多新奇事物来的。

他提的这些条件,倒是对我们聚雅斋颇为有利。”

曹当家笑骂道:“老金,你可别被这小子给蒙混过去了,他可精得很。

俗话说万事起头难,如果没有懂行的人帮他,凭他一个人想把印坊这块做起来谈何容易。

他提的那两条好处,只有第一条答应以后所有新书都由我们聚雅斋独家出版这条是最实在的。至于第二条完全就是在卖假人情。

他说一年内让我们免费在报纸上连载八本书,看似是我们占便宜,实际上他才是最大的得益者。

你仔细想想,他那报纸要想吸引人的话,一定要有足够多的内容才行。

虽然《梁祝》和《仙侠》这两部书同时连载的话的确能吸引一些人。

但你别忘了,这两部书已经上市很久了,该看的早就看过了。

如今再连载一遍也不过是炒冷饭而已,作用有限。

我想他一定会再开新书的,而且肯定会在报纸上连载,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别人去买他的报纸。

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过是同时连载三部作品而已。

按他的说法,一张报纸至少有七、八本话本加起来那么大,这么大的版面如果只是连载三本书的话,岂不是显得很寒酸?所以他需要往里面增加更多的内容。

假如我们把八本书让他同时连载,这样版面一下子就充实了起来。

别人看到这一张报纸上面竟然连载这么多话本,不买才怪。

所以我才说,他才是最占便宜的那个,表面上却还假惺惺地卖我们人情。

这小子太精了,稍不注意就会被他蒙混过去。”

金掌柜想了一下,的确是这个道理,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不过看当家的反应,金掌柜知道当家其实是很欣赏池非的,否则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来。

如果池非在场的话,一定会惊讶不已。

因为还真让曹当家给说中了,他就是打算在报纸上面连载自己的新书,来作为报纸的最大卖点。

要知道,当年金庸先生就是凭着自己每天连载的武侠小说把《明报》给硬生生地撑起来的。

当时绝大多数读者正是为了看金庸先生写的小说才去买《明报》的。

另外关于那八本书的免费连载,池非的确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扩充内容。

但所谓在商言商,就算是聚雅斋,他也只会给他们一年的免费连载期。

他相信,最多半年,只要那些书商看到报纸连载的确能够提高话本销量的话,一定会有大把书商请他在报纸上连载他们店里的书,到时他就要开始收费了。

这算是广告费的一种,也是除售卖报纸外的另一项收费。

除此以外,还有普通商业广告的收费,这才是真正的大头。

不过这个现在还不急,等他的报纸开始流行以后,自然会有大把商人来找他在报纸上打广告。

这样一来,他一份报纸就有三份收入了。

这也是现代报纸的主要收入途径,池非只是有样学样而已。

对于曹当家是否会同意跟他合作,池非至少有八、九分的把握。

他相信以曹当家的眼光,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他很有信心。

这一年来,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那就是开一家报社发行报纸。

他要成为这个时代第一个办报纸的人。

就算失败了,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报社倒闭,然后把建好的厂房租出去而已。

以他现在的身家,完全亏得起。

众所周知,报纸分两种,一是新闻时事类报纸,二是小说故事类报纸。其中新闻时事类报纸才是这行当中的王道。

但池非在认真考虑过后,决定只做小说故事类报纸。

因为新闻时事类报纸风险太高了。

就算是在现代,有些过于敏感的新闻也是不允许报道的。如果硬要报道,分分钟都有可能被查水表。

假如说现代报馆乱报道的话,有可能会面临停刊整改甚至是取消牌照的风险。

那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古代社会,如果某些新闻不小心触碰到了权贵或统治阶层的利益或痛点,那可是随时会被抄家砍头的。

除了风险太大以外,另一方面就是成本问题。

新闻时事类报纸需要很多有经验的记者去采访和收集各种新闻素材,这会使得办此类报纸的报馆成本大增。

池非虽然有点钱,但如果一开始就搞这么大的摊子,很可能会血本无亏。

所以在仔细研究过后,他决定只做小说故事类报纸。

这类报纸不论是风险还是成本都是最低的,也更适合他这个以写小说起家的作者。

回去以后,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其中印刷作坊这块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得到聚雅斋的帮忙,将会容易很多。这也是他此行的最主要目的。

就在他一边等人一边想着事情时,一个侍女打扮的少女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盘精致的点心。

“池非先生,请用点心。”那名侍女有些慌张地把点心盘放下。

“谢谢。”池非习惯性回了一句。

说完这句话后,他忽然觉得事情不对,这侍女怎么会知道他的身份?

他有些惊讶地抬头望向对方。

只见那名长相漂亮的侍女不知为何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他,眼中充满了不敢相信的神情。

池非越发觉得事情不太对劲,于是干咳一声叫醒对方想问个清楚。

那名侍女这才发现自己失态,顿时满脸通红地跑出了客厅。

看着对方不断跑远的身影,原本想问清楚的池非只能放弃。

他并不知道,那名侍女跑出客厅后,直接往后院方向跑去,直到跑进一个院子的绣楼里才停下来。

早在房间里等着的侍女珠儿一见到她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还以为她发生了什么事,立刻跑过去问:“小姐,你怎么了,你没事吧?”

曹宛儿喘着气十分激动地说:“我、我看到池非先生了……我看到他了!我看到他了!”

“他没对你做什么吧,小姐?”珠儿十分紧张地问道。

曹宛儿已经听不进其他声音了,只顾着无比兴奋地说:“天啊,原来池非先生这么年轻。你猜他多大?你快猜,你快猜。”

看来并没什么事发生,珠儿终于松了口气。

面对小姐的不断催问,她只好回答说:“应该有二十几岁吧。”

“你猜错了,池非先生跟我差不多大,可能也就比我大个一两岁而已。”

“这怎么可能?小姐你认错人了吧?”珠儿实在不敢相信名震大江南北的《仙侠》作者池非先生只有十六、七岁。

“不会错的,就是他。

我昨天经过爷爷房间的时候,正好听到他跟金掌柜在谈事情。

我原本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爷爷对金掌柜说了一句‘那小子毕竟是《仙侠》的作者,我跟他当面谈一下也是应该的。行吧,明天下午你就带他过来找我吧。’

我一听这话,心里高兴坏了。这表示明天下午金掌柜就会把池非先生带过来见爷爷。所以我才特意换上你的衣服,躲在花园里想去看看池非先生长什么样。

结果我亲眼看到金掌柜带着一个人进来,那个人不用说正是池非先生。他们谈完事后,池非先生就在客厅里等金掌柜出来。

为了确定没有认错人,我把点心放在他面前的时候,还特意说了一句‘池非先生,请用点心’。

结果你猜怎么样?他说‘谢谢’。

他应了,他真的应了,他果然就是池非先生。

天啊,我要死了。我当时竟然傻乎乎地盯着他看个不停,直到他出声提醒我才反应过来,然后急急忙忙地跑回来。

你说他会不会觉得我有问题,连话都不会说只顾着跑。

啊,要死了要死了,我不敢再见池非先生了,他一定觉得我是个傻子……”曹宛儿羞得不行,捂着脸不断大声叫嚷着。

珠儿看着自家小姐一副恨不得撞墙的样子,在担心之余,只想她尽快把自己那身侍女装换下来。

否则让别人看到,实在不好解释。

她没想到小姐会这么大胆,为了见池非先生敢这样做。

就连她端过去的那盘点心,也是小姐自己的。亏她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不过对于小姐的心情,她倒也能理解。

现在满京城的人,都想知道《梁祝》和《仙侠》的作者池非先生长什么样。

这个人实在太神秘了,除了聚雅斋的金掌柜,几乎没有人见过他。更不知道他有多大年纪,是老是少。

但大多数人都普遍认为,他应该是个二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因为从他的文笔以及所写的东西来看,感觉年纪并不大。

但珠儿怎么也想不到,池非先生竟然只有十六、七岁。

换句话说,他两年前写《梁祝》的时候,才十四、五岁。

这实在太惊人了,说出来都没人相信。...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