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完一条S号的裤子,也快到上班时间了。技术科人员陆续进屋,见杨可一个人忙活,因为不熟悉,所以也就简单打招呼后,各自整理自己的物品。
孔德新、金永春、韩志国见杨可打出的样板上面很干净,用铅笔画上的线很清晰,几乎没有用橡皮擦过的痕迹,很显然,是技术过硬。
三人不仅很佩服,同时也很好奇,因为杨可学的裁剪只是在社会上的裁剪班学的,一般是3个月或者半年,属于速成班,并不系统,更别提理论了。所以比他们三年职高学的知识要少的多得多。
“杨哥,你这板打的很精致啊,在哪儿学的?”金永春扶了一下眼镜,问道。
“这个嘛……一觉醒来便无师自通啦。”杨可开玩笑地说道。
三人一听,知道杨可不会告诉他们,也就作罢。
人高马大的韩志国道:“杨哥,听说你一个人搞定的港商,真的吗?下次再出去的话,带上我呗,我就跟你混了。”
“好啊,那你给我当保镖吧。”杨可笑道。
“杨哥,埋汰我是不,谁不知道你暴打李文革的事。别看我人高马大,打仗我可不在行啊。”
杨可正要搭话,技术科长刘婧推门进来,听见很是不悦,道:“韩志国,你能不能长点心,你们三人刚进技术科,现在是实习阶段,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明白吗?年底考核技术不过关,我可不管你们背后有谁撑腰,一律哪来哪去。你要是坐不住的话,现在就可以回车间。”
三人立马瘪茄子,乖乖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翻开裁剪书观看。
瘪茄子=类似泄气的皮球,打蔫、乖乖老实、不敢再折腾。
刘婧就是这样,仗着自己是大学生,技术过硬,而且很有野心,所以目中无人。她连厂长都敢顶撞,更别提训斥手下员工了,所以技术科的人都怕她。
然后刘婧叫来三名样品工,对杨可道:“小杨,这就是你要的人,不够我再给你安排。”
从滨城回来,杨可点名要四名打样品的工人,还有一名是车间工人,也是与他一起入厂的女工。
“刘科长,高素娟什么时候到?”
昨天陈厂长已经告诉刘婧,从车间调来高素娟,给杨可打样品,但刘婧不同意。
这不是夺权的前奏吗,人还没调到技术科,就先开始给自己铺垫了,这是刘婧万万不能接受的,她要把技术科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才有机会更上一层楼,当上技术厂长。
好东西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尤其是权力!
于是据理力争:“陈厂长,我们技术科的样品工是全厂技术最好的,不用这些人,却用刚入厂的新工人,这不是胡闹吗?陈厂长,你可不能由着杨可的性子,他懂什么,千万别把这事弄砸了,丢的是我们二厂的脸。到时候你脸上能挂得住,我可丢不起人。”
虽然刘婧夹杂私心,但说的也在理,而且冠冕堂皇。只是在陈志听来有些不顺耳。
但陈志主意已定,不容更改,而且已经通知缝制车间放人。刘婧无奈之下,也只好遵命。
趁高素娟没来报道,刘婧再一次努力,试图让杨可改变想法。
“小杨,是这样,车间工作很忙,正在赶进度,你看,是不是不要用车间的人,我们技术科人也不少,而且技术都是一流的。你用谁,我都给你派过来。”
“刘科长,要是打其他样品,我也就不找她了,这次属于时装,她开时装店比我还早,而且技术水平非常高,是难得的人才,所以我才用她。”
杨可知道刘婧的用意,并不想不揭穿,如果揭穿虽然能迫使刘婧就范,但也结下了梁子,对以后工作不利。所以很耐心地解释,希望她能理解。
刘婧可不管这些,在她心中权力是最重要的。有些不悦,话语变得刻薄:“难道少了她就打不了样品了?你是看不起我们技术科的人,还是别有用心。”
三名样品工被刘婧一挑拨,眼神也有不平之色,望着杨可。她们都以刘婧马首是瞻,而且杨可的做法确实损害她们的利益。
样品工是因为技术好,被调到技术科,但还是工人,干得不好随时有可能被赶出技术科,回到车间工作。
要知道在车间工作,那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流水作业,根本闲不着。
而在技术科可就不同了,有样品就打,没有样品也可以闲着,非常轻松,而且挣的一点儿都不比车间工人少,还可以偷蔫做点私活。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
如果样品工多了,势必产生竞争,总没有活,天天闲着,领导又不是瞎子,必定会裁员。
杨可本来是面带微笑,听刘婧这么一说,心中很是不开心。
因为自己如同空降,来到技术科,刘婧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自尊受到伤害,与自己争执,自己也理解,不与她一般见识。
但今天还这样给自己设置障碍,自己一退再退,给刘婧留面子,但她依然不依不饶,步步紧逼,这就是你刘婧的不对了。
杨可本不想撕破脸,但事已至此,也是无法,于是冷冷地道:“刘科长,我只说一句话,没有高素娟,这个样品不打了,你另请高明。”
杨可说完,扔下铅笔,向门口走去。
刘婧一愣,因为还从来没有人敢和她这样说话,竟然甩剂子走了,晒自己的台。
甩剂子=本意是做面食,揪下来的一个个小面团,甩在案板上。引申:发脾气,不满意撂挑子。
此刻技术科的人全在场,都听见了两人的对话,刘婧顿觉很失面子,气得满脸通红,当然不能示弱,而且必须展现自己的权威。
“杨可,就你还敢威胁我,好,这可是你说不打样品的,可别去厂长那儿恶人先告状。”
杨可心中嘲笑刘婧井底之蛙,摇了摇头,并没有回身与其争执,而是推门而出。
刚走不远,迎面碰上前来报道的高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