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波斯湾的威胁(1 / 1)

我的美利坚 青山铁杉 1729 字 2个月前

圣城麦加,燥热的空气中蔓延着紧张的气息,谢里夫带着哈希姆家族正式站在了奥斯曼帝国的对立面,这一刻起哈希姆家族不再是奥斯曼帝国掌权者尊重的圣地守护者,而是为了阿拉伯独立而战的阿拉伯领袖。

麦加这个与世隔绝的圣城,迎来了枪炮的洗礼,抬眼望去,远处的交战区域不断升起白色的火光和灰色的烟尘,那是那是阿拉伯起义军在向忠于奥斯曼的武装开火。炮弹不断落在的不远处的土地上,闪过道道白光和橘红色的火焰,人们的耳边不断回荡着隆隆的闷响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的味道,如果再加上熔岩,那就是地狱的景象。

谢里夫知道,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已经没有回头路,有些事情做了就不是因为哈希姆家族的牌子,就能够全身而退的了。阿拉伯帝国最后一任哈里发,最终也死在了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大军手上。

看着焦灼的战事,谢里夫的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现在奥斯曼的控制区,已经被跨越西奈半岛的英印军团截断,汉志当地忠于奥斯曼帝国的武装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所以说目前这里应该算是很安全,想到这谢里夫才算是稍稍鼓足了勇气。

三个儿子都已经被谢里夫送走,他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夺回麦加让它回到阿拉伯人的手里,就从这一天开始了,这对全体阿拉伯人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带着头巾的劳伦斯本人也深表同感,他虽然是带着麦克马洪的任务来到这里,却并不知道英国高层到底在想着什么,能够亲眼看着阿拉伯人成功从奥斯曼帝国分离,成为一个独立实体,以劳伦斯这样一个阶层的普通英国人,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虽然汉志地区因为麦加的特殊性,可以视为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薄弱地区,但想要兵不血刃的解决问题也并不容易。六百年来,奥斯曼帝国代表了和平教文明的荣耀,做到了阿拉伯帝国没有做到的事情,攻克千年不落的君士坦丁堡,越过达达尼尔海峡深入欧洲,更是将地中海南岸全部控制,对欧洲形成了半包围。

如果不是欧洲人开辟了新大陆,正常的情况下,两大宗教的争端将会以奥斯曼帝国的全胜作为结局,古老的荣耀并非能够轻易割舍。

更何况奥斯曼帝国苏丹还自命哈里发,很多阿拉伯部族非常相应这一次对协约国的圣战。

哈希姆家族认为自己是为了阿拉伯人反叛,而阻止哈希姆家族的同样是阿拉伯的部族武装,对方同样认为哈希姆家族在这个时候反叛奥斯曼帝国,是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背叛。

既然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那就让一切在战场见真章吧?

夺取麦加的战斗其实非常不顺利,但是哈希姆家族是外援的,英国是世界第一海权强国,如果说可能会小看奥斯曼帝国首都的防御力量倒是真的,但仅仅隔了一条红海的麦加,确实也不会被英国高看到哪里去。

仅仅动用两艘驱逐舰护送运兵船,将一个团的澳新军团送过红海海峡,这些到达的澳新军团士兵,终于到达了还在战火纷飞的麦加。

米字军旗的出现是决定性的,澳新军团出现在麦加附近的时候,也标志着这一场争夺结束了,哈希姆家族控制了宗教圣地麦加,即将蔓延的阿拉伯大起义出现了星星之火。

但对于英国在中东战场的整体形势来说,目前麦加这里的情况还谈不上什么大的助力。英印军团在早期的顺利之后,深入到了巴勒斯坦附近,被杰马尔帕夏调集的奥斯曼第三集团军所击败,以印度军团为主力的英印军团,在奥斯曼帝国上下已经决心抵抗之前,还是略微差了一点。

当然这一切谢里夫目前还不知道,陆地上的问题,还是法国人和俄国人更加靠谱一些。英国能打的陆军都在法国境内!

“尊敬的谢里夫先生,你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劳伦斯十分高兴的开口道,“我相信以后阿拉伯人的命运,将由你们自己决定。”

“我同样感谢劳伦斯先生你,感谢你和那些英国士兵沟通,才没有让他们进入圣地。”谢里夫的态度同样算是真诚,麦加的宗教意义重大,一旦被澳新军团的士兵所破坏,这对整个中东来说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是我应该做的,其实我并不喜欢很多人认为的思维,各大文明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劳伦斯摆摆手道,“你其他两个儿子去了什么地方。”

从起义开始,劳伦斯就没有见到谢里夫的大儿子阿里和三儿子费萨尔,只剩下阿卜杜拉还跟在自己父亲的身边,难道是出现了什么意外。

“我让他们去了别的地方,倡议其他地方的阿拉伯人站在我们这一边。”谢里夫的回答言简意赅,但没有透露去了什么地方。

实际上他的两个儿子都化妆,前往其他阿拉伯人的聚集区,三儿子费萨尔去了叙利亚。大儿子阿里去了波斯湾,说服当地的阿拉伯人站在自己一边。

埃及出发的英印军团,毫无疑问没有实现丘吉尔的设想,海军大臣认为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不值一提,忘记了英国陆军的战斗力同样没有高到哪里去。挺高的那一小部分都在西线进行战壕战,剩下以印度军团为主的英印联军,在面对奥斯曼军队的时候没有优势。

东地中海一线的战斗没有进展,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战同样不容乐观,在战斗陷入停顿的时候,英国内阁认命了陆军中将伊恩·汉密尔顿为接下来的指挥官,代替之前的海军上将卡登则以负伤的名义回国养伤。

汉密尔顿被认为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官,因勇敢、魅力和智慧出众而闻名,有着不俗的文学素养,有着诗人将军的外号。

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当中,伊恩·汉密尔顿都在国外作战,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伴随英军在全世界作战,战场遍及亚非拉,其中在兼并缅甸的战役当中居功至伟,将缅甸变成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伊恩·汉密尔顿指挥英军占领边防要塞敏赫拉,直逼缅甸首都曼德勒。缅甸正规军抵挡不住在数量和装备上占有优势的英军。最后英军开进曼德勒。随后在第二年缅甸被宣布为英国领地,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独立省。

因为长期在外作战经验,伊恩·汉密尔顿的任命被内阁全体部长一致认可,接手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

伊恩·汉密尔顿接手的时候,英印军团面对奥斯曼帝国第三集团军吃了败仗,和哈希姆家族发起阿拉伯大起义的消息同时传来。汉密尔顿对于他的敌人的惟一知识,来自于奥斯曼帝国陆军操典、一张不完善的作战区域地图和在最后一分钟冲进书店买来的君士坦丁堡旅游指南。在他离开伦敦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战役已经开始。

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战的一筹莫展,在有了中东战场指挥权之后,伊恩·汉密尔顿迅速的对整体局势有了判断。

索性长期在英属印度服役的精力,让伊恩·汉密尔顿对印度军团十分了解。到达埃及之后迅速就对印度军团进行了重新梳理。

在纵观全局的时候,伊恩·汉密尔顿发现了波斯湾不同寻常的情况,“十六万英印军团就在阿曼,是在那里休假么?我相信每个人都能看出来,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以及策动阿拉伯人的反抗,美索不达米亚当地的阿拉伯人非常重要,为什么不在波斯湾展开军事行动?”

“波斯湾当地的情况比较特殊,占据科威特一线的奥斯曼第八集团军,是一个外国帕夏组织的基督军团。”指挥部的参谋回答道。

“这样不是更好么?我们可以尝试让他们站在我们这一边。”伊恩·汉密尔顿打断道。

“但是听说这个人是一个亲德思想浓厚的商人,而且他认为欧洲国家对奥斯曼帝国的攻击,没有考虑到当地基督徒的安全,所以这一支奥斯曼第八集团军,是以他以基督徒自保的名义拉起来的,对任何进入领地的军事力量都十分敌视。”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这是一场世界大战!我在来之前得到了一部分的支援,两个日本师团内阁已经决定放在中东战场,我的意思是放在阿曼一线。”伊恩·汉密尔顿将军斩钉截铁道,“必须解决波斯湾的问题,我们才能够尽快的解决奥斯曼帝国。”

伊恩·汉密尔顿到任之后,迅速进行了兵力调整,将阿曼的英印军团派上用场。补充两个日本师团,对两河流域采取进攻态势。

“我和英国人当然是打不起世界大战了,人家是一个国家,我只是一个商人。不过战争要仅仅局限与波斯湾么?没什么不能打的!”谢菲尔德接到科威特的电报后看了一眼,呵呵一笑道,“我每个月都运达一千辆摩托车,三百辆卡车,现在是时候让我们的敌人知道,打仗是要花钱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