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世界之所以广泛承认了各个智力项目的体育运动地位,就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智力运动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
再者最关键的在于,体育本身不应该仅仅局限与身体躯干四肢,而不包含人体最重要器官——大脑啊?
而后我们再回来看看一个人同时兼顾下围棋和打桥牌两个竞技项目,有没有什么冲突和弊病。
我们可以单纯举例,比如说美国著名顶尖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1980年,刘易斯开始职业生涯。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100米、200米、跳远和4×100米接力四块金牌。
1988年汉城奥运会获得100米与跳远金牌。
1991年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刘易斯获得100米和4×100米接力冠军,并以9.86秒刷新了100米世界纪录。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刘易斯连续第四次获得奥运会跳远金牌。
1997年,卡尔·刘易斯宣布退役。
在职业生涯中,刘易斯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上共获得17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共13次打破100米、200米及跳远的世界纪录。
也有其他的有力的例证,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依然可以认为,那些纯属个例,不具备广泛说服力;毕竟,全世界田径运动员或其他体育运动员数不胜数,兼项并能全线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就是凤毛麟角。
关键还在于,这寥寥无几的天骄,天赋过于强大,而且通过极其勤奋而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令人炫目的成绩。
而李铁如的天赋,仅限于承德市的围棋界或是桥牌界,都只是较好而绝非出类拔萃的。
虽然很可能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但是他的精力体力又如何分配得过来呢?
其实,制约李铁如参加紫塞府围棋比赛的成绩的第一大因素,就是他的精力体力太弱。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亚峰说得虽然有嫌不近人情,却还是有道理的。
反面榜样很明显,非常贴切,那就是聂卫平九段。
在中国围棋界的聂卫平九段生平的光辉事迹很多,很可能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他生平得意地事情很多,遗憾的事情也有一些。
关于他的中日擂台赛等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此处就不提了;说一说他为之抱憾终身的事情。
1989年四月中旬,第1届应氏杯五番棋冠军争夺战开战。第五局曹薰铉执黑中盘胜聂卫平。
第一届应氏杯决赛,第四局好局痛失后,聂卫平在第五局的发挥与曹薰铉相比天上地下。
自他在这盘棋败北后,走下坡路之颓势也无法挽回了。
相反,曹薰铉夺冠则开创了韩国围棋新时代。
聂卫平不止一次地说,这盘棋令他痛憾终生。
输了应氏杯后,聂卫平的棋运开始转向,尽管此后打入了富士通杯、东洋证券杯决赛,但无一例外都屈居亚军,1995年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打进世界大赛决赛。
聂卫平在第一届“应氏杯”决赛期间发生了什么?
第一届“应氏杯”于1988年8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最后聂卫平和曹薰铉进入决赛。
决赛前三局于1989年4月25日至5月2日在浙江杭州、宁波进行,聂卫平先输一局后赢两局以2:1领先。
决赛后两局于1989年9月2日至5日移师新加坡,聂卫平连输两局痛失“应氏杯”。
根据聂卫平本人的回忆,他去新加坡参加比赛的行程如下:一个人先去香港打桥牌放松,然后独自一人赶飞机到新加坡,中途误从曼谷下飞机,“虚惊一场”后被飞机上的冷气一激,到了新加坡就发高烧。
奇怪的就是这事,这段时间聂卫平周围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使得他从前呼后拥的团队支持,变成只身一人的孤军作战。
根据现在的公开资料分析,原因至少有四个:
1、围棋的政治光环褪色
开始于83年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在当时不是一个一般的体育比赛,得到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对聂卫平的比赛非常关心,亲自看过比赛的电视转播,曾经送茅台给聂卫平表示庆贺,万里在比赛之前带话鼓励聂卫平。
1988年3月26日第三届擂台赛“庆功会”上,聂卫平因在前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比赛九连胜被国家体委授予“棋圣”称号,方毅副总理亲自颁奖。
至此,无论是聂卫平,还是围棋,其政治光环都达到了的顶峰。
但不久,聂卫平授与棋圣之事被领导人知道后,告诫聂卫平:“圣人不好当呀!你还是当老百姓好”。
到了第四届擂台赛以羽根泰正(羽根直树之父)战胜聂卫平,聂卫平擂台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消失了。
到了1989年4月以后,政治成为惟一的焦点,所有的体育项目,包括围棋都已不是领导人和大众关心的大事了,围棋的政治光环慢慢褪色了。
因此,聂卫平在比赛中自然也没有了在擂台赛时那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使得其在比赛缺少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慨。
而老聂又是个很想当众星捧月的英雄人物,少了这种感觉,无疑对其在比赛中的发挥会产生影响。
2、直言自傲的性格得罪了一些人
当聂卫平光芒四射,如日中天的时候,特别是在最高领导人都非常赏识的时候,当时的棋界,甚至国家体委,如果对聂卫平的直言和大嘴损人还能容忍的话,但当1989年聂卫平身上的政治光环不再的时候,特别是围棋回归到一项一般的体育比赛之后,显然棋界和体育界一些人士对聂卫平的一些作为就不一定能容忍了,特别是其和孔祥明的婚姻关系出现危机后,更是受到诟病。
可以想象,聂卫平当年肯定是认为自己的战绩不是百分百是靠自己的实力,也是95%以上,相当程度忽视了整个棋界,甚至体育界对他的支持。
从收集对手棋谱、陪练,到全方位的后勤支持,可以说,当时是举棋界之力在支持聂卫平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