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国确实也存在很多很多与之背反的实例,令人们不觉得约定是无论如何都必须执行的。
比如说,经典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有“刘备借荆州”的故事,人们把它用于歇后语,好半句是“有借无还”。
此类实例数不胜数,比如说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货比三家、讨价还价;这事情本身,就表现出我国社会,诚信精神的缺失、匮乏。这些也都不是重点,只不过我国牌手较容易忽视约定叫,这是不争的事实。
前面说到,应叫人激烈地指责他同伴“不守信约”,看起来简单偶然的事件,却含有东西方文化根本的区别在内。
而这些根本不同,却绝非这里要强调的;同时又不得不稍加说明。
李铁如也没觉得此事很严重,其实却一样是有点瞧不起别人;事情如果摊在他和王亚峰头上,比如说开叫人是王亚峰,应叫人是他;他恐怕脾气比那小伙子还要大。
反应太大其实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态度更加不妥当。
这些类似的现象,在我国业余桥牌界其实挺普遍的,而且大部分人们都不知道怎么妥善处理这类问题。
久而久之,同伴之间关系越来越差,日积月累,矛盾纠纷积重难返。
搭档的桥牌竞争力每况愈下,合作程度也越来越不理想;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其实,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随着经济长期大幅度稳定持续增长,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其中,契约精神的大幅度改善也是其中不是特别显著的变化之一。
工作中,你是一个靠谱的人吗?
你曾遇到过不靠谱的同事或者上司么?
或许你的上司曾经承诺给你升职、加薪,结果一样都没做到!
明明按照他的思路制定好了计划方案,结果第二天被他由有了新的想法,全部推倒重来......
也许你有个不靠谱的同事,催了好几天的资料,过了约定时间还没给你......
明明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却总是推脱、想让你顺便一起做了......
这种不靠谱的人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和他们相处时你会感到很没安全感,无法完全相信对方的承诺,总是做好了被出尔反尔的准备,特别是一到重要关头,他们就开始掉链子。
即便这个不靠谱的人和私交不错,也依然避免在工作上和对方有来往。
而很多90后之所以为人诟病,并不是因为特立独行、自私,而是因为在工作中缺乏契约精神,说话做事随心所欲,说辞职就辞职,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职位谁来接替。
做错事的时候,不想着办法补救,而是两手一摊,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拿我怎么样”的理直气壮。
不管工作多么紧急,只要在周末打扰到自己就一律关机.......
工作中,一个人如果缺乏契约精神,不仅给人不靠谱的感觉,往往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没有契约精神的你,寸步难行。
1、“什么是契约精神?”契约的实质就是交易。
契约的实质就是交易。它是商品社会的基础,在交易中,一个人付了钱,就应该得到等价的商品。
契约将一个人的权利、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划分。
在西方社会,契约精神是普遍的社会观念,在《圣经》中,对于犹太初民与上帝的契约关系,至少有三次“立约”的记载。基督宗教形成之后,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立约”之说,人们自觉遵守契约精神。
然而这种严格遵守契约精神的行为,在国人眼中,却是死板、不懂变通。
在我国,人们恰恰缺少这种契约精神,更多的是耍小聪明,一件事情,怎么方便怎么来,有捷径绝不走正道。
在一个人人都很擅长变通的社会中,遵守契约精神的人就和那些经常在十字路口停下来等绿灯的人一样,在一群不守规则不看红灯就过马路的人面前,显得有点“傻”。
然而,在越是发达的城市、在制度越是完善的公司里拥有契约精神显得更为重要。
当我们在说一个人“靠谱”、“守信”、有职业素养时,其实是在说这个人有契约精神。
而那些“不靠谱”、“掉链子”往往是缺乏契约精神的体现。
2、“为什么契约精神很重要?
(1)契约精神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
古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易靠的是个人的品德、诚信;而在现代社会,人类社会大规模的合作、全球化的交易中,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品德,风险太大,这时候,契约便出现了。
我们彼此互不认识,我也不用去考察你的人品,契约的存在,得保障了各方的权益,使人类的合作扩大到全球而不仅仅局限在熟人之间。
当一方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时,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或者是经济上的损失,或者是法律上的判刑。
在商业社会,在职场中,有一个已经成形的游戏规则,我们大多数人都还做不到修改、制定游戏规则,而是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打怪通关。
除了那些以文字确定下来的规章制度以外,职场中,往往存在很多“潜规则”(未以文字形式确定的规则),通常来说,一个人越是了解游戏规则,通关所需时间越短。
而契约精神,就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除了你和公司签订的文字上的契约以外,实际上,每个人每天都在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同事签订契约,只是有些只是小事,停留在口头上的承诺。
但有的人往往不把口头承诺当做一回事,说过了便忘记了,而在对方心目中,这份契约并不因为事小、没有约束力而不存在,你在失信于别人的同时,便是单方面撕毁了契约。
(2)拥有契约精神的人其实是在积累信用资产。
当你向一个人承诺一件事时,实际上是在发行自己的信用货币,俗称“刷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