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开始,李铁如与媳妇时时抽时间,在市里各处转悠着,研究哪里买房最合适。
到09年,发现房价依旧缓慢而坚定地持续上涨。
再等到10年,;两口子“考察“分别过了大老虎沟、长安小区还有牛圈子沟外环等几处市区内已经很偏僻的地方,其实都满心不喜欢。
但房价都是非常接近于四千。
最后,是到石洞子沟里面转悠。
地势相对比较不错的静雅山庄,最低价已经是四千五百以上。
两口子泄气地到对面的农广校里面去看。
这里有几栋新楼,但价格也在四千二左右。
最离谱的是,人家说,大部分都已出售,目前还只剩下寥寥几处。
过去再看,剩下那几处暂未出售的,都是负一层。
阴面的负一层,紧紧挨着外面的土山;估计长年都见不到阳光!
售价多少?三千九百五起!
妈呀,就这还等于四千一平呢。
谁买啊?两口子不禁吐槽。
无奈,再继续往沟里最深处去。
北沟东侧是名苑山庄,一大片商品楼新完工不久。
地处偏远,而且大部分楼都在山坡上。
售价一点也不低,都是四千之上。
再就是刚刚开工的中泰自然城,目前只有西侧的售楼处,还有里面的建筑工地。
实际上他媳妇完全不愿意在这里买新房。
无奈,罗锅儿上山——钱紧!
市区各处差不多看遍了,好地势根本不必去看,很一般的都买不起。
这里是最偏的一处,问一问,看看吧。
一打听,六号楼正在施工,估计明年即可交工,小面积现房的最低三千八。
一至五号楼都是回迁楼。
他媳妇跟售楼处那个名叫李岩的业务员小伙子讨论了很久。
那小伙子能力也很强,方方面面讲得都很到位。
最关键的一点,他强调说,你们若两个月前来,售价低一些;再晚来售价肯定会更高。
而且,涨价不说,六号楼很快就会全部卖完。
李铁如的想法,是干脆就下决心签合同,赶紧交上首付款。
媳妇拿不定主意,总是嫌太贵,地方也太差。
李铁如劝她,这已经是咱们知道的最低的,地方好一点的更贵,咱们买不起啊?
以小面积七十平,每平四千计算,总价二十八万;公积金贷款,百分之三十首付比例,应付首付款八万四千。
此时,他们俩拼命攒钱,这才接近五万。
李铁如决意要在这里买。
媳妇劝他,让他问问别人的意见,比如说他的同学们。
于是,他给税务局上班的大吕打电话,征求意见。
大吕回话说,他此刻正在石家庄开会呢。
然后好意劝李铁如,如今国家正出新政策,准备调控,希望他等等看。
李铁如挺高兴,同意等等再说。
马上就去买的话,首付款还差最少三万,肯定还需要到处借钱,多难啊?
万一房价若真降一些,不用借钱不更好了吗?
国家出新政策,对“虚高”的房价进行调控打压,这是真的!
然而,实际效果很不理想,房价并未因此降低,也是真的!
11年,李铁如发现中泰自然城那里,7、8、9号楼以及21、22号楼已经开工;同时,各处预售价迅猛上涨。
一期的6号楼早已彻底出售完毕,目前只有二期预售。
山坡上的21、22号楼,最低预售价为四千八。
去年这时,6号楼三层小面积现房售价三千九;时隔一年的现在呢,22号楼三楼小面积二期预售价四千九!!
李铁如火了,直接拍板,立即买!
媳妇无言。
她知道,而且也非常懊悔,真真应该去年就买的;自己出主意大错特错,亏死了!
她很确定,之后应该不会再猛涨,但也只能赶快购买。
拖了一年,李铁如工资翻了一倍,第二次又补发了接近五万。
但架不住房价涨得也十分凶猛啊。
22号楼的三层,78平米,预售价四千九;迅速签了合同,需要交十二万四千多首付款。
李铁如又向大舅子们借了二万五,总算是买下了新房。
媳妇笑道,结婚时就欠了一屁股债,现在这又这样,啥命啊?
不买那是真不行了。
老人经常往外撵不说,儿子也上初中了,睡在小床上,每天晚上伸不直腿,总是踹后面的立柜,“咣咣”的。
老孙跟他说,还是买了对,亏点就亏点吧。借钱哪有那么容易啊?
再说,等到你一旦真搬出去了就明白,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好多了!
李铁如也是满怀期待。
一直以来,他的目标无非就是赶上普通人。
中国人吗,不过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有了老婆孩子,然后还需要有自己的小窝才圆满。
房价每平亏了大约一千,总价亏近七八万,对他来说损失很大。
但换一换思路就好。
去年买的话,那是六十九平,总价不到二十八万,首付八万多点。
今年买,首付十二万多,直接亏首付四万多。
但六十多平的楼房,去掉十几平公摊面积,就会显得很局促。
七十多平的,也是去掉十几平国土面积,相对显得好不少。
再大的当然更好,多新鲜?那不是买不起吗。
还有,6号楼紧邻就是山,视野未必好。
22号楼吗,远一些,视野相对好不少。
最后,事已至此,后悔是没用的;尽量往好处想吧。
再往后看,现在买了似乎感觉有些亏,实际上还是很正确的。
再往后拖延,真有可能就会买不起的!!
他们俩这种,基本凭自己努力攒钱,就能借助公积金贷款买房的,还算相当不错的呢。
不啃老就买不起房,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也是当前中国式买房困局。
依靠父母买房子,甚至花光了父母毕生的积蓄。
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阵阵的议论。
但在房价日益高涨的环境下成为常态情有可原。
以前是父母帮子女买房子,现在是父母帮着付首付,以后,估计父母只能帮着还利息了。
房价上涨之快,让父母们一辈子的积蓄迅速地显得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