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人物第一百一十六章搬离梁月松心里想道,既然以后要娶吴湘月为妻,现在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救他们一家脱脑险境。.至于是不是太过突兀,吴湘月到了莒州之后,会不会发现他与幽兰的风流之事,现在也就顾不得了。
于是他就说道:“吴爷爷,既然去山西多有不便,何不与我们一起去山东,那边虽说离我们这边远了一些。但总比在这里担惊受怕要好的多。”
“这,这不太合适吧?”吴道山没有想到梁月松会请他们一家去莒州暂住。虽说两家是世交,但儿子在山西,自已一家却要去山东这总有些说不过去。
“怎么会不合适呢?到了那边各住各家,和这边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在那边只是暂住,这边留下几个可靠的家人看家就可以,等这边风声过去了,再回来居住。现在凡是有门路的都在想办法暂住外地去,不能离开的也都在搭简易棚子住,等过些天要是官府一纸禁令,不许搬离。想搬也搬不走了。”
梁月松的爷爷也说道:“松儿说的也有道里,我的想法是让年轻人搬到外地暂住,我们这些年龄大的经不起折腾,就留下来看家。”
“爷爷,正因为年龄大才要出去啊。等过些日子天冷了,住在简易棚子里冻出好歹可如何是好。”梁月松赶紧阻止。
吴道山想了想说道:“等尊升回信后,再作打算吧。现在也不急于一时。”
梁月松见吴道山有些顾虑,也逐渐明白了他的想法。他还是顾及自已的面子,现在两家还没有正式确定婚事,如果冒然答应去山东,难免有些人会议论,如果两家定下婚事,那情况就不同了。他自然会答应两家一起去山东。
至此,梁月松也不再继续劝说。
从吴家做客回来后,梁月松的母亲马上请媒婆去吴家纳采求婚。有了上次的见面,这种纳采求婚就是一个过场,吴家自然是马上答应了这门亲事。
接下便是问名、纳吉、订立婚姻文,双方的长辈及媒人签字画押。这套流程走完,才算订婚完成。要是放在平常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也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但现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想快点完成订婚。所以两家经过媒人商定,用半个月的时间走完这三步流程。
这期间,地震的传闻越传越多,官府接连贴出告示辟谣,并声明加强户籍管理和路引管理,任何本地户籍百姓无故不许搬离本地,但官府越辟谣百姓们越是相信传闻是真的。
于是那些找门路想搬离本地百姓就难了,没有充足的事由,几乎没人能拿到官府签发的路引。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那些本地的豪门大户,还是有办法拿到路引,被严格管理的只是那些门路不大的普通百姓。
家里为梁月松的婚事在忙碌着,梁月松却为全家的搬离而忙碌着。首先他写信给父亲,说明这里地震传言的情况,并向父亲说明,他已经说服家人准备搬到莒州暂住,正在与当地县衙交涉。至于到莒州的居住问题无需父亲操心,他已经托
付何志远帮忙办理云云。
接下来,他将带来的银子拿出三千两,送到本地的富民钱铺,换成票据。
之后他便带着票据,来到县衙,通过门房递上自己的名刺。当时朝邑知县叫苏盘,苏知县接过门房递上来的名刺一看,上面写着本县己未科生员,《射雕英雄传》作者梁月松。苏知县一看是《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喜出望外,如今梁月松的名声早在朝邑传开。如此的名人来访,苏知县当然要好好接待。
苏知县请梁月松来到内堂见礼就座后,梁月松心里急着把事情办好,所以客套一番后,梁月松直接说明来意。
苏知县顿时作愁苦状:“梁公子,不是本县不帮你,这事实在难办啊。县衙刚刚贴出告示,声明要严格户籍管理和路引管理。我就要是为公子通融,这风险太大了。”
梁月松听苏知县如此说,心中便有了底。他没有一口回绝说这事不能办,而是说风险太大。那话中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你能补偿我所承担的风险,这事还是可以办的。
于是,梁月松拿出一千两的银两票据推到苏知服的面前说道:“请苏知县一定想办法通融。”
苏知县好歹也是个读人,在梁月松面前还不好意思表现得那么贪财,所以没有当面接过票据。梁月松看他没有拒绝,便把银两的票据放在桌上,然后拿过一叠文稿压住。
此时苏知县早已瞥见票据上的银两面额,是以马上改口说道:“按朝廷规定,你家可以随梁知州去属地居住。但伯父一家不太符合朝廷法度,不过也不是没有变通的办法。本县可以出具去莒州经商的证明文,便可通行无阻。”
“谢苏大人!”梁月松赶紧道谢。
苏知县接着又说道:“不过你的祖父母去是不可以的。朝廷明确规定,地方官的父母不许在属地居住。”
梁月松又拿一张票据推过去说:“如果不是我的祖父母,而是我家其他人的身份不就可以了吗?”
“你是说冒用别人的户籍?”苏知县反问道,接着看到推过来的票据,又转而说道:“嗯,是个办法。不过这事不能外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梁月松答道。
“下不为倒,这件事我就破例帮你办了。”苏知县装作正色道。
“谢大人!”
就这样,梁月松用银子开道,轻松办好了全家的路引。同时心里在想有这样的一心只为捞银子的父母官,是朝邑百姓的悲哀啊。临辞别苏知县时,梁月松还是不忘提醒他:“苏大人,民间地震的传闻不可不重视,学生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苏大人还是多做一些准备以防万一。”
苏知县不以为然,说道:“市井传闻不足为信,我查过史料,朝邑这个地方上千年没有发生大的地震,怎么会突然有地震发生?”
梁月松见苏知县根本就没有当回事,作为普通平民,他无法
再继续劝说。他清楚的记得史记载县衙仓库都在这次地震中受损,并且县衙有中有十几人在这次地震中丧命。但愿这次的传言,让他早做些准备,少一些伤亡。
订婚文终于在十月初十这一天在媒人的见证下,双方的长辈签名画押,并由媒人签字之后,正式完成。有了这份订婚文,梁月松和吴湘月便成为合法的准夫妻。不过现在他们俩还只是准夫妻,还需经过纳征、请期、亲迎三个流程,他们才成为真正的合法夫妻。
梁月松在订婚的当天,便再次到了吴家,找到吴道山道:“爷爷,搬离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了,还是早作决定吧。”
“松儿啊,尊升来信了,山西那边去不成了。我们决定还是留在家里,哪里也不去了。”吴道山有些惋惜的说道。
“爷爷,只要您老点个头就行,其他的事情我去办。真的不能再拖了,还有二十多天黄河就要封冻,要想走水路回山东,路上就难走了。走陆路,一路上山高路险,还有盗匪出没,更是难走。”梁月松心中非常着急,急声劝说道。
这时候,吴湘月也来到客厅,行礼之后对吴道山说:“爷爷,还是去山东吧。前些天我找过两个算命先生算过,都说要离开本地,否则有血光之灾啊。”
吴道山惊问:“两个算命先生都这么说?”
梁月松心中暗自高兴,古人就是迷信啊,我苦口婆心的劝说,看来还不如算命先生的一句话管用。
“确实如此。既然咱们有办法搬离这个地方,为什么不走呢?”吴湘月快言快语的说道。
“行,那就搬!去山东!松儿你去办吧,花钱算我的。”吴道山听说算命先生说会有血光之灾,促使他终于不再犹豫。
“我这就去衙门,找苏知县去。你们先收拾好,咱们就订在十月十五就启程。”梁月松见吴家答应,不敢怠慢,离开吴家直接去了县衙。
有上次两千两银子打底,再加上与吴家的一纸婚约,更重要是又给他吴知县一千两银子。这次事情办得非常顺利,没用半个时辰就办好了吴家的路引。
临走时,苏知县还再三嘱咐:“梁公子,本官看在与你父亲同为朝廷守牧一方的份上,冒险变通为你们全家还有你岳父全家办理的路引,你可不能到处说。等过了这段时间,谣言平息后,明年一定要再回本县居住。否则被一些的御史发现此事,上本弹劾本官,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梁月松满口答应下来,对苏知县说:“大人尽管放心,此事我绝对保密,决不外传,年后,等谣言平息,自然还是要回来的,哪能再让大人做难呢?再说此事要是传出去,我父亲受到的弹劾不比大人少。我怎么会办如此傻事呢?”
“对对对,梁公子懂得此理便可。”苏知县连连点头说道。
经过几天的收拾,十月十五日,梁吴两家分乘两条船开始沿黄河向山东而去......
大明小人物
大明小人物
还在找"大明小人物"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