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汉宫争储(1)(2 / 2)

栗姬还在喋喋不休,景帝的思维已经走远了,汉帝国立国六十年,海内升平,只是外患不绝,如果有朝一日,内忧外患,双管齐下,那大汉需要的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才能力挽狂澜,显然,善良、怯懦的刘荣不是这个人。

景帝目光透过窗户,望向深邃的夜空,那里是北方,有强大的匈奴对着大汉虎视眈眈,从楚汉战争期间,铁蹄就时常踏入汉境,弯刀时常砍向边民,实在是大汉的心腹之患。高祖、惠帝、文帝,三代人没有能解决这个祸患,到了他自己,也束手无策,只能继续和亲政策。

景帝六年,匈奴人攻破上谷,杀太守,烧城池,掳走边民数万人,对这样的强盗,大汉却不得不低三下四,纳贡和亲。

和亲,本是要选公主嫁与匈奴单于,只是皇家的金枝玉叶,自然不舍,好在魏其侯窦婴想到变通之策:大汉皇帝有权封任何人为公主,这才使得皇家骨肉保全,只是许多宫女、皇室宗亲的翁主因此远嫁匈奴,匈奴也对此心照不宣,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他们也很清楚,虽然能一时在军事上占优势,但泱泱大汉还是让他们感到天然的恐惧,所以,历来烧杀抢掠也仅限于边城。

直到匈奴的军臣单于上台,匈奴开始摆脱以前的束缚,开始使用骑兵攻入汉朝腹地。汉军猝不及防,使得匈奴长驱直入,兵锋直达汤泉宫,最终烧毁了这座始建于秦始皇时代的华美行宫,无数美轮美奂的宫殿毁于这些野蛮人之手。

匈奴人并不就此罢休,兵临城下又要求和亲,这次自然不必以前那么好打发,匈奴发话了,送真的公主来。

面对气势汹汹的匈奴,景帝不得不答应了匈奴的要求,承诺将公主嫁与匈奴单于,以继续以前的和亲政策,匈奴这才扬长而去。

无奈,景帝只好选了诸侯王的女儿,封为公主,送给匈奴。看着年幼的侄女被迫远嫁禽兽般的匈奴,景帝伤心欲绝。自此更加疼爱孩子们,希望他们都能幸福安康,栗姬的这番话让他很伤心。

伤心之余,对于匈奴,对于大汉周边强敌环饲的态势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栗姬在耳边轻语,皇帝已经心飞九天之外了,心中有事,加之对栗姬生出一种莫名的厌恶之感,遂起身,不发一言,拂袖离去,,易储之心由此而生。

栗姬尚不明就里,见景帝面带怒容,自然不敢多言。只是从此之后,皇帝再未踏入栗姬宫中一步。

大汉以孝道立国,景帝本也是至孝之人,自然窦太后就成立易储的关键决策人,窦太后是一个明事理,识大体的人,深知此事重大,虽对刘荣也不甚满意,但国本废立之事却不赞成,此事就此悬着。

而栗姬己方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她的幼稚、浅薄又一次让她母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事情还要从馆陶长公主说起,这馆陶公主是长安城里最有权势的女人,她是皇帝的亲姐姐,窦太后的长女,早年下嫁开国功臣陈平之后,邑侯陈午,膝下有一女名阿娇。

馆陶长公主刘嫖本想将女儿阿娇嫁与太子刘荣,谁知栗姬自恃其高,拒绝了这门亲事,还讽刺了长公主,这让刘嫖是怒不可遏。

这馆陶公主可是太后的心头肉,母女之间,自然无话不谈,得知景帝有易储之心,自然不会放过向太后吹风的机会,虽然这皇帝的儿子都是自己的侄子,刘荣也好刘彘也罢,当了皇帝,自己都是大长公主,但这栗姬实在是欺人太甚,就是不想看到栗姬如此小人得志的摸样,暗自下决心,要让刘荣的太子位黄了。

刘荣在懵懂中成为太子,就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太子是个什么角色,还是每天混在弟弟妹妹一起读书玩闹,闹得最凶的就要数十弟刘彘和表妹阿娇了,阿娇姑妈的女儿,每天都欺负刘彘,刘彘却最黏着她。所以当姑妈问:“彘儿,长大后让阿娇姐姐给你做媳妇儿好不好。”的时候,刘彘就高兴的说:“我要娶了阿娇姐姐,就造一间大大的金屋子,让阿娇姐姐住。”长公主刘嫖听到这话自然是喜不自禁。栗姬哪里碰了一鼻子灰,现在看这个小侄子刘彘是越看越喜欢。刘彘确实也与众不同,虽然年幼,却俨然是几个皇子、公主的首领,带着大家一起调皮捣蛋,而年长的刘荣,还要听弟弟的话,更难得的是刘彘的聪慧,小小年纪就能过目不忘,众皇子、公主一起上课,也总是他爱向太傅提问,甚至有时候问得卫绾老先生语结词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