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 为历史辩护
2018-04-15 作者: 牛汉
S·C 为历史辩护
政治家、诗人和记史官
政治家对国家和政权负责,有他明晰的判断力和正确的政策:诗人对人道和良心负责,用爱和恨来褒贬世事,诗人永远记得x x x在x X x X屠杀学生时的鲜血,但政治家为了少流更多的血,不得不请他当部长,而去镇压罪过小得多的伪保甲长。Www.Pinwenba.Com 吧
记史官高喊:历史万岁!把一切都公正地刻在竹简上,以基狐、司马迁为自己的榜样。
政治家一一冷静的头脑,聪明的理智。
诗人一激动的感情,良心和灵魂。
记史官——无情的刀笔,客观和事实。
这三种人对胡风问题的看法都不一样,我更倾向于记史官的看法。
胡风是政敌的典型犯和过去式查遍胡风的材料及意见书,并未找到他“藏有手枪”的话,他敌”。)这个结论的获得,我并不打算从胡风的材料下功夫来保卫形式逻辑。因为我不是学法律的。然而从材料的意见书看,他们的确是:先把自己变成老爷,再和老爷作战。”在政治和文艺理论上,以“打倒”为目的,所以在感情上、在效果上(注意“感情”和“效果”),胡风离开了革命的道路,另行组织一个集团来叛变了它。回忆1954年由蓝翎、李希凡发动的和唯心主义的一场作战里,胡风趁机起事,掉转茅头,所有的笔尖都对准党中央狂喷墨水。他的危害性在于使党中央,尤其是中宣部岌岌可危。胡风政敌的面目已经暴露,你看看那时应该用“和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来对待他更好。
一群人,有组织、有理论根据、有阵地,有头目,抱着开仗的决心———这是典型的政敌。在当时不逮捕他焉有何法?(这不是**的新发明,而是历史提供的可靠办法。)我们今天看问题,需是“此时,此地,此事”,但昨天看问题是“彼时,彼地,彼事”。胡风如果在进攻时注意时间,在情绪上不是那种样子,他就不是政敌。但事实毕竟已铸成。那我们的结论就是:
胡风是政敌的典型犯和过去式。
历史在前进但留下了黑脚印宁可流一百颗眼泪,不可失去六万万人的心。
政敌被捕之后,就称为政治犯,这种人在法律上有时很难把他们纳入情节里。当时过境迁、历经桑沧之后,再去判他们的罪,有时极难下手。
因此,凶狠的执行者,过去用“杀无赦”了结,而善良的执政者,则用“赦无杀”来了结。——也就是不了了之。**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