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潮州分赃(1 / 2)

东唐 楼枯 2211 字 1个月前

第144章 潮州分赃

2018-04-15 作者: 楼枯

第144章 潮州分赃

潮州境内大小乱匪有一百多股,有名有姓成气候的约三十股,势力最大的是海阳县的杨二浪,名气最大的也是海阳县的,号称“天启太子”的李空明。杨二浪号称有十万雄兵,其实不过千余人,至于名气极大的“天启太子”拥众不过三百。

用李熙的眼光看,这两家都不算难对付。倒是盘踞在海阳县境内的几股海盗有些恼人,这几股海盗本在大海上占据海岛,劫掠商船为生,一般很少上岸。此番趁潮州境内大乱,趁机窜上岸来侵掠村镇,官军一来他们就乘船避入海上,待官军走,则又上岸侵扰。

保安军没有海船,下不得海,也不熟悉海战,故而让李熙感到头疼。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的做法和结果自也大不相同。李熙认为肃清沿海海盗麻烦,张龙、赵虎则认为扑灭盘踞在凤凰山的杨二浪是件头疼事,而郭仲恭却认为擒杀“天启太子”李空明最是当务之急。

保安军有一千八人,但除去幕府直属队和守备营,能调用的机动兵力尚不足千人。

潮州城已经三度被贼寇攻破,潮州刺史韩愈再三要求李熙必须留足军卒守御城池,大文豪是被乱民吓破了胆。

韩愈是元和十三年末被贬为潮州刺史的,原因是反对天子迎请佛骨,说了几句过头话,天子激怒之下要杀他的头,韩昌黎在朝中甚有清望,为他求情的人不少,李纯只好收回成命将他发配岭南变相充了军。

韩愈究竟跟李纯说了什么话,李熙不得而知,但一定很不中听,这老头有点倔脾气,有几分迂腐,有些喜欢倚老卖老。李熙慕名前往拜望,见了面却很失望,虽然敬佩他的才华,却也不愿跟他多作交谈。

吃了韩刺史的饭后,李熙就把肖白的守备营摆在了潮州城,一面拉民夫加紧修筑破损的城墙,一面清肃城中流民,即使不为韩刺史,李熙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潮州城虽然破败,到底也算是座城,至少环城还围有一道土墙。

奇兵营屯于城北,敢战营在城东,幕府及亲兵营摆在城西西津驿。

西津驿的驿丞霍九中饱受乱民骚扰之苦,闻听李***,大喜过望,除了腾出两所客舍给李熙安置幕府,还特意收拾了一座干净的小院给李熙和“夫人”居住。

霍九中一眼就看出了李熙身边的青衣小厮是女扮男装,不过精于人情世故的他却并没有声张,一切尽在不言中。

将军带着姬妾出征,在大唐的军队里罕见吗?罕见,十分之罕见。

李熙也知道此举十分不妥,却是心里有苦说不出。大军开拔前,李熙是准备把松青送去度龙山的,留在韶州无人照料,用不了多久松青就会在凤凰台上制造出一个“碗冢”来,丢掉几个碗算不得什么,可是没个人管照,李熙着实有些放心不下。

但松青死活也不肯去度龙山,问她原因她也不说,就是不肯去。

李熙就决定把她带在营中,让她改装扮成仆役,松青答应了,让她少在人面前晃悠,松青也答应了,甚至让她轻易不要开口说话,她也答应了。

但她还是被人一眼就认出是个女人,不仅是识人无数的驿丞,普通的驿卒也能照眼就识破她的“身份”,这一路行来,已经闹过几次笑话了。

风言风语已经传了起来,李熙不在乎。监军院派来的监军沐阿一到军中就被他拉下了水,如今正跟他打的火热呢。沐阿的目标是在潮州任内熬点资历、攒点小钱,以便能更进一步出任监军使。他跟李熙抱怨说跟他一批出外监军的,现今多半都转了正,少数几个还是副职,却谋的都是肥缺好差事,唯独他时运不济,至今还是个仰人鼻息的副使,更不济的是还被发配到了岭南这动荡之地。

李熙给他分析说你的资历、能力、人脉都够了,可为何转不了正呢,沐阿问为什么呢,李熙说:“那是因为你没钱!别怪我说话直白,我就是个直性子,向来是有一说一,说一不二。”沐阿一拍大腿说:“英雄所见略同,可我是个心慈手软的人,我拉不下这张脸皮来搂钱,你说这可怎么办?我都四十岁了,还能改的了吗?”李熙说:“性格即命,改不了了!也不必改!咱们俩有缘,干了这杯酒,咱们就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舍不下脸来弄钱,我帮你弄!”

沐阿感动地说:“啥也不说了,以后你就知道我老沐是个什么为人了,待我如兄弟者我亲他如爹娘!”

沐阿的确是个挺不错的人,至少李熙是这么认为的,每次他向保宁军监军院报事时,底稿都会“不小心”让李熙看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沐阿会兢兢业业地过滤掉一切对李熙不利的消息,利益所在,容不得他掉以轻心。

李熙在想如果沐阿把嘴闭上了,那么谁还会多事把自己私藏松青在军营的事捅出去呢?郭仲恭?抛开兄弟义气不说,他私设浣衣院的事自己还没找他算账呢,捏着他的这个把柄,郭傻子还能反了天不成?除此之外,李熙觉得大家对他的“夫人”都很友善,应该没人会节外生枝吧。

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休整队伍,和松青一起过了个安定祥和却也十分冷清的春节。

刚进入二月,李熙就决定拿潮州境内的几股闹的最凶的乱匪开刀了。

毕竟保安军来潮州是平乱的嘛。

二月的潮州还有点冷,李熙本意是想拖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动手的,但韶州的一道道催战书着实让他头疼不已,此外还有一个更实质的原因:军需有些接济不上了。

潮州离韶州太远,交通极不方便,由韶州转运军需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就地筹集军需是既定政策,问题在于潮州比想象中的要穷的多。

潮州户籍所载人口不足两千户,加上私家奴隶和无籍人员在内,满打满算也不足十万,潮州辖有海阳、潮阳、陈乡三个县,都是地域广阔的大县。区区十万人一摊铺开,常常是百里不闻鸡犬声。

这种情况下要维持近两千人的军需给养压力就很大了,何况潮州州县两衙的官吏俸米现在也要保安军供给。韩刺史理直气壮地说:“租税收不上来,盐铁院让乱民给砸了,广州的米粮钱又运不来,你要我怎么办?尽忠王事也要吃饭吧?我都好几个月没领到俸米了。”

李熙很想责问他:你堂堂一州刺史,真的就指望朝廷那点俸米过日子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