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子很累(1 / 2)

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子很累

2018-04-14 作者: 午后方晴

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子很累

洋岛反过来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怎么说石坚消失间回来了。

石坚白了赵蓉一眼,说道:“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回事,这中间另有原因。我们回去再谈。”

可是卢云听到这里,她脸上一片灰暗。怎么说在心里面还抱着一丝幻想。赵蓉多精明,一下子看到她这神情,心中有数了,于是将她拉着,说道:“这位妹妹,我们一边谈。”

石坚还有正事。因为他看到在人群中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那就是枢密直学士韩亿。石坚一看就知道了,朝廷现在急需要自己了,那么大洋岛也不能让经验不足的包拯与余靖主持事务吧,因此让这个韩大人来了。

当然现在他还没有从石坚手中接过权利,只能做一个看客。

石坚过去与他~毕竟算半个老前辈,近五十岁的韩亿人品也不错,值得他尊重。然后通过交谈才知道,他也是刚从快船到达大洋岛没有两天,不过现在韩亿带来的消息也只有好象交子要开始失控了。刘娥让石坚回去救火。说到这里,韩亿也是大笑。对于刘娥的这种小家子气他同样也不是很赞成。

但大洋岛越来越重要了,别这次动乱,造成了许多影响,而且也让宋朝朝廷意识到这可是宋朝的大粮仓,不能有丝毫闪失。本来朝廷想让老臣王随来的,可想到大洋岛还有许多土著人,王随用政失宽,不能够很好的制约,所以作罢。

石坚点头,就王随来,他也要把王随忽悠离开,大洋岛情况复杂,没有两手是治理不好的。这个王随连他的本家王旦都说他失之宽不能知南京(不是彼南京,让他知了扬州去了。这个大洋岛他玩不起,还是在大宋内陆做个太平官员为好。

韩亿又说道,后来又想用寇前来因为寇以前与丁谓交好,怕石坚反对,于是再次作罢。实际上寇官品相当不错只是附于丁谓,后来谓败,他的官途也开始走下坡路。因此常郁郁不得志,秘书丞彭齐曾作《丧家狗》对他讽刺。这有些过了,象附于吕夷简的梅询,附于丁谓的寇、陈琰,虽然为了官路走了一条拍马屁的道路,为人所齿为政爱民,谦己利物,都算得上一个很好的官员。象谓败时,许多大臣谏寇,仁宗还说过一句话:“有吏干,毋深谴也。”

特别是寇还知过泸州,与蛮夷等族打过交道,平灭过晏州多刚县酋斗望曾参加过平灭李顺起义,最主要的是他对经济也有一套,前几年议变茶法,他说茶法不能变,后果败。在河决澶渊的大臣都吓跑了,唯独他留下后将水患排除。因此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多面手。

但当年丁谓排挤石坚时。他也出过死。所以朝廷才有这个想法。

石坚听罢一:“寇大人前来未尝不可。只是年老了。”

这也是事实过两年。这个寇也就是要死了。这么远地路程来回地颠簸。就是他再适合也不适合了。

韩亿听罢不但不以石坚夸奖寇生气。反而很折服。这才叫真正地宰臣。用人只论才干是否。而不以亲仇论之。再看看吕夷简。差得太远。

石坚与众人寒喧完毕。来到宝石城地衙门。走了这么多天。而且发生了战知州地事情。虽然大洋岛上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可小乱子也不少。

包拯拿来了五六道圣旨。石坚没有看。他说道:“不用看。我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先不看地为好。否则影响我处理事情地心情。”

现在连韩亿也来换他的班,想一想也知道朝廷局面会是什么样子。看了圣旨后,他还能有心情处理大洋岛上的事务么?包拯想想也是,于是将一大卷卷宗抱来,有他和余靖批了的,还有他们没有敢作主批准的。同时萧小一也将一些情报拿来,包括大洋岛上一些土著人的动态,还有各种官员的品性。这个石坚没有招呼他做,可毕竟他是蛾子出身,对情报很敏感,有些新来的官员做法也不好,因此他悄悄派人注视着这些官员的举动,将他们的行为记录下来,好让石坚回来有一个参考。

石坚心里面十分欣赏,可脸上没有露出来,这种行为有点象明朝的锦衣卫一样,虽然萧小一出发点是好的,可也不能鼓励。不过他还是先从情报看起,只有到现在的大洋岛了解,他才能处理政务。并且他还将情报交给韩亿,因为马上就要换成他接手,不能不让他了解。

事实上石坚对这次韩亿前来,也十分满意,这个官员人品不错,而且在官位上很称职。有这个人在大洋岛,想有多大漏子都不可能。

石坚看到这些新来的官员作为,有许多官员的行为让他感到很不满意,特别有一些官员简直在胡弄搞,特别一些官员自高自大,不把土著人当作一回事。如果都是这样,石坚相信要不了多久,大洋岛还得要叛乱。

不过还是有一些官员很叫他满意。在这些人当中他惊喜地发现了几个人,原正平县主簿现在维州通判尹,这可是一个名臣。放在心上了。

咦,他再次嘴角上挂起笑意,不过还是将笑容收起来,否则会让人怀疑的。他看到唐介,他今年刚中进士,本来朝廷想授他武陵尉,后来也把他调到大洋岛来磨练了。因为他比石坚还小一岁,所以仁宗怕石坚不放心,特地写了一封推荐信,说父亲唐拱卒于漳州任上,州人知其贫困,集资相助,唐介虽年幼,却明大义,谢绝不取。当然他只是一个进士,却惊动了皇上,这也是他与石坚身世有点差不多,使仁宗起了怜爱之心。看到这封信后,包拯不敢怠慢,虽然朝廷没有明确唐介能做什么,包拯还是让他做了威州的司理参军,也就是掌管着威州大小掌讼狱勘~之事。

“这个职务好啊。”石坚叹道。小唐同志审案子也很有一手的。

包拯和余靖两个还忐忑不安地看着石坚管怎么说,这个唐介岁数也太小了,虽然石坚喜欢知人善用,提拨了许多年青人。他们心里还是有点不安石坚评批他们给了唐介太高的权利。一听石坚这样说,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包拯在狐,难道石大人也象听说过自己一样听说过这个唐介的为人?

说过个唐介直声动天下,并不亚于后来的包拯。+他比包拯更默默无闻,好歹包拯还有石坚手写的一副对联。但还有一个人记住了,韩亿,这个人石坚一走,自己也得慎重用他,可是连石大人都喜上眉梢的人。还别说,现在的石坚真的影响到许多人韩亿也不例外。不看到,石大人才走多长时间,朝廷就乱成这种样子。如果石大人在,会有这些事情发生吗?

石坚抓抓头发,也生气了,就凭这两个人,也不能怪朝廷乱安排人手过来。于是再往下看。咦!他终于不顾众人怀疑,大笑起来。众人都伸长头去看卷宗上是什么人。

一看是一个小年青,吴奎,这个人比石坚还要小两岁。可很了不起,十八岁就考中了进士,但因为岁数太小了朝廷也不知道怎么安排。现在好,石坚不是喜欢小青年吗也把他打发来了,现在维州做一个教授。这也太屈才了吧。连韩亿也这样认为至少连石坚都会发出大笑的人,怎么只有当一个教授?再说吧又记在心上了。看到他们,石坚都想问那个赵到哪里去了,这个人如果来到大洋岛,宋仁宗手上四大诤臣就全齐了。这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吗。能让他凑齐三个就很不错了。

再往下看,石坚看到一个人,张方平,这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连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人也来到大洋岛。这时候余靖忐忑不安地说道:“这个人虽然没有功名,可是宋大人与蔡大人写了书信,亲自推荐。”

说着他把宋绶与蔡齐写的推荐信拿来,他们说这个人别看是一个布衣,可是一个奇才,请石坚要慎重对待。这使石坚与他脑海里的那个人映像吻合了。

张方平,字安道,京人(应天府,今商丘,家贫无书,跟人后面看了十天三史,说:“我已经看透了。”以后诸书不读。这样的人自然不能考中科举。但经过宋绶与蔡齐再三推荐,朝廷才让举茂材异等。以后走上官途。这个人才气过人,性格豪迈刚正,立朝无所阿附。他也是苏东坡最尊敬的人,说他如诸葛亮,孔融。因此官途也不是很顺。当然史书夸奖了一点,并不是他不,而是他天资高,过目不忘,不然他也写不出那么多好诗文来,除非他也是穿越过来的。

当然这个人也在等到四,才被朝廷召见,参加茂才异等考。这种考试很少,是对那些乡试会试殿试外遗漏的人才,以后朝廷破格让他们单独面考,如果考中也可以与那些进士一样任用。而且他们这些人都是名声在外,任用起来,比正常的进士还要快。当然,你得有这名声,而且还是很大的名声。

这个人现在余靖他安排到南洋州作了户曹参军。余靖忐忑不安地说道:“虽然因为宋大人与蔡大人的推荐,不过他任职很好。”

有这个任职还是在京城里听说,石坚曾经推荐过蔡齐,可以说蔡齐的上位,还是与石坚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现在蔡齐已经声动天下,那是与已经过世的鲁宗道一样,是一个直臣,连刘娥地凤辇都敢拦的。

“不,不错,很好,”石坚笑咪咪地说。

韩亿眼里开始放光了,他在路上还担对大洋岛不熟悉,初来乍到,摸不到锅灶。现在可好了,有了这几个石坚连称不错的人,还有这个小包,与小余也不错,同时还有这个萧小一,自己还愁大洋岛经营不好?而且韩亿也不怕小青年,不看到欧阳修富弼那一班小青年,到陕西后做得多好。

是人才都想,而且韩亿也不是一个坏官。可他主意打得好石坚是要将萧小一、尹、张方平带走的。前者不用说,是他的谋士,后两者虽然是一个文臣,可在军事上也很有眼光。石坚可不能放过虽然没有得到消息,这次交子的重大失误,有可能会被天理教利用成朝廷危机,然后他们真的要发动他们那个蓄谋已久的计划。而且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契丹东京道平定下来,不但不成了契丹的祸害,反而临时成了他们的帮手。而现在大洋岛是要文治,只要在几个小将中留下几个人,就完全可以胜任,不必要浪费更多人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