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初到建康(1 / 2)

第九十五章 初到建康

2018-04-15 作者: 羌笛怨

第九十五章 初到建康

赵胤曾经做过前将军温峤的部下,是他的铁杆追随者。而温峤与丞相庾亮在朝中同属一派,因此赵胤自然从感情和地位上都厌恶祖约,是他的死对头。此次终于找到了齐安横行不法的罪证,并摧垮犯罪窝点醉乡楼,成功抓捕祖约的心腹阮孚,大获全胜满载而归。对于丞相庾亮等一批朝廷当权派来讲,赵胤在打击祖约这桩战事上可谓功不可没,此后不管是加官进爵、还是封妻荫子,都将仕途坦荡、一片光明。他心中自然有不胜之喜,因此对出力甚多的魏国使团和谢家兄妹大加赞赏,又特别留杨忠、丁晓武等人多住了几日,殷切招待。直到五天之后,才特意安排了官船,送使团成员渡江。

建康城位于长江南岸,从京口津登岸后,向西走不到一日路程,便来到了这座后世被称为南京的著名六朝古都。这是东晋的都城,也是当世天下第一名城大阜。自永嘉南渡以来,成千上万的中原百姓为躲避战乱和屠杀,纷纷从黄河流域南迁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移民。其中,位置极佳的原东吴都城建邺更是成为那些世家大族安身立户的首选,为了避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建邺城被改名为建康城。它南拥秦淮,北倚后湖,钟毓灵秀,气象宏伟,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巨型都市,与不久后西方罗马君士坦丁大帝营建的新都拜占庭并成为古典时代两大新的文明中心。这个时代最讲究清俊脱俗的文化氛围,即所谓的魏晋风骨。无数的风流贵胄、文人骚客将建康城点缀得流光溢彩,繁华绮丽。其布局之华丽,市容之兴隆,简直可称得上是一座人间天堂。

众人进得城来,一路上东瞧西看,走马观花。这些北方汉子虽也见识过城市,但早已破败不堪邺都和洛阳与眼前的华美的建康比较起来,可以称得上是一堆荒郊野岭,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当他们这些乡下土包子走街串巷、穿堂过户之时,可谓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眼花缭乱目不衔接。就连见惯了世面的丁晓武也是不停咂舌,想不到古人也能创造出像这样富丽堂皇的神仙之境。

建康城很大,再加上众人已浑然忘了使命,像一群旅游观光客般走走停停,磨蹭了半天工夫,才终于找到了城中的迎宾馆,在晋朝官员的布置下于馆驿中安排妥当。众人走了大半日,都已累了,于是吃饭休息。杨忠和丁晓武却不能闲着,匆匆扒完两口饭后,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教坊司衙门口。

建康城里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府宅多如牛毛。但是眼前这座衙门却很特别,但见围墙简约,廊柱单调,除了大门上挂着的一副笔酣墨饱的手书牌匾,别无其他多余的装饰。建康城里到处都追寻着奢靡之风,别说贵胄富豪,就是一般上些档次的人家,宅院里也到处布置着雕梁画栋。教坊司是主管乐舞和戏曲的娱乐场所,本应风雅艳丽,以吸引那些放荡而有才情的达官贵人。可此间的主人竟是不同寻常,别具一格,搞了这么一个质朴简单好似深山古刹般的清净场所。由此看来,主人家或者是真正的心性高洁,或者只是刻意的标新立异,难以捉摸。

杨忠和丁晓武向门房递交了名帖。不一会儿,从院中走出来一位中年文士,身材颀长,颌下留着三捋长髯,面如冠玉,身披一件灰白色鹤氅,手持羽扇,飘飘然很有仙风道骨的味道。

丁晓武的国文和历史学得再不好,“东山再起”以及和这个成语息息相关的大名士谢安还是听说过的,并且印象中和诸葛亮属于同种类型。他先前已经从沈麟的口中得知东晋教坊司总头头便是太乐令谢安,如今见到来者,与脑海中想象的果然不差,心中不禁对其油然生出一丝好感。

“谢安”是丁晓武在这个世上熟悉的为数不多的历史人物,见其人果然如自己想象的那样风度翩翩,他的心头立时升起一阵莫名的得意和兴奋。激荡之下,竟一时忘了规矩,抢在正使杨忠之前,主动抢上去向对方问好。

不料那书生微笑道:“这位兄台想是误会了,小生姓孙名绰,是太乐令麾下的一名长史主薄。小生身份低微,断断不敢冒用太乐令的名讳。”

丁晓武一听自己竟然搞错了,不免有些尴尬,无奈退了下去。其实孙绰历史上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出众学者,而且书法造诣极高,可谓当时仅次于王羲之的书法名家。但是丁晓武对此毫不知情,所以错将其当成了碌碌之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