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
紫禁城宫殿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其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世上罕见的。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二千多年**社会皇权思想的集中体现。
与中国历代皇宫一样,故宫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完全服从并体现了古代宗法礼制的要求,突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权威。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代北京宫城内最高大的建筑,包括三层须弥座高35.05米,加上正吻总高37.44米, 每层都是须弥座形式,四周围以白玉石栏杆,栏杆上有望柱头,下有吐水的螭首,每根望柱头上都有装饰。 其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达2377平方米。
大殿的屋顶重檐庑殿式,即殷商时的"四阿重屋",为"至尊"形制。 屋顶的角兽和斗栱出跳数目也最多;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殿内彩画及藻井图案均使用代表皇权的龙、凤题材,月台上的日规、嘉量、铜龟、铜鹤等只有在这里才能陈设。
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更是**皇权的象征。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庆典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如遇有将帅受命出征,也要在太和殿受印。在明代,殿试及元旦赐宴亦在太和殿进行。
此时正是光绪十年,太和殿中,满朝文武脸色各异、各怀鬼胎;在光绪皇帝的威严之下,不得已才在这金銮殿之中吃了午餐,也算是有幸品尝了一次皇家御膳。
午餐过后,早朝时退出议政的西宫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在光绪皇帝的恳求之下再次出现在了朝堂之上,位居龙椅之旁、垂帘听政。
光绪皇帝年方14岁,虽然年少轻狂却始终当逢幼儿;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结局,让他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但即使一腔热血满含报国热情,义愤填膺足显力战之心。他最终还是无奈的发现,在大清王朝内部,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掌权者和龙头,翻云覆雨、指点江山,全在西宫皇太后的一句话。而他、只是慈禧摄政的一个工具而已。。。。。。
光绪愤懑无比,和着马尾战争的惨败结果就是一顿斥责,让慈禧颜面尽失,内外臣工也第一次见识到了幼主的帝王之威。然而,他始终只是一个傀儡,在慈禧太后正式归政之前,他作为一个尚未完全亲政的帝王,不过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已,手中没有任何的权利。
而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自咸丰帝驾崩与热河之后,先后与东宫皇太后慈安和恭亲王奕?联合,诬告、诛杀同治帝即位后咸丰帝钦定的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将朝政大全收入自己手中。不久之前又借中法战争之机罢免了军机大臣恭亲王奕?的职务,威加海内、权操自我,已成为大清帝国实际的掌权者。。。。。。
不得已,难以主持大局的光绪皇帝爱新觉罗氏只好又在午饭时间将慈禧太后劝来朝政,此时慈禧位居龙椅之旁,脚下是满朝的文武百官,身后是太和正殿,上位者的威严自是不言而喻。
而她此时也非常清楚,若是不就马尾战争讨论出一个所以然的话,恐怕确实难以服众!
本文来自看書惘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