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船来你看景,
一觉醒来到天津
。。。。。。
从这支民谣可以看出当时的沁河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可能因为这条河,我们村而得名“沁河村”, 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沁河边,有水的时候划船吃鱼,无水的时候筛沙卖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沁河人。
河南边不远就是1920年,由民国北洋政府募捐社会款项修建的邯武公路,公路北就是沁河,沁河上坐落着一架砖石结构,宽四米,长20多米的古桥,过了桥就是沁河村。
“来就来呗,怕他们干啥?”说话的是村里的乡丁三妮子。他走到人群中,眼望着南边的方向,双眸射出仇恨的目光,忿忿地说道:“小日本儿再来咱就跟他们干!”
“对,咱房子都让狗日的小日本儿给烧了,怕他个吊!”
一个老汉赶紧摆手让大声说话的人小点儿声,说甭再招来日本人。
“大爷,就你胆小,你怕俺不怕!”乡丁田明礼似乎不赞成这位老汉的说法。
在场的人一看是田明礼,大部分人多对他竖起了拇指,赞成他的说法,认为他有骨气。田明礼瞅瞅在场的人又说:“自古有句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小日本儿也害怕咱跟他斗,只要咱们有敢于跟狗日的日本人斗,他们也会害怕咱。”
“对!跟狗日的干,让他们害怕咱!”有人说。
“干就干,包子,俺跟着你,你咋干俺就跟着你咋干。”三妮子说的“包子”是田明礼的小名儿。那年,田明礼还小,邯郸闹旱灾,一个春夏没下一滴雨,就连从未断过水的沁河岸边也干枯的寸草不生,庄稼更是颗粒未收。他饿得要死,是邻居送来一个舍不得吃的包子救活了他。为了感激包子的救命之恩,后来田明礼父母就把他的小名儿改成了“包子”。
不过,三妮子也有原名,他原名叫马春,由于他小的时候爹娘连生了两个小子后就开始盼闺女,结果他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又生下马春。他爹一着急,不要了。于是就把马春当成了闺女养,取名“三妮子”。
人们你一声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议论骂着日本鬼子,同时也静静地听着南路上的动静。
父亲在家也听到枪声,他忐忑不安地想着那阵枪声。
天很黑了,二叔灰头土脸地从外面回来,进院就冲着上屋问:“娘,今儿晚上吃啥饭?”
上屋,奶奶苍老的声音传了出来:“稀饭窝头。。。”
“又吃稀饭窝头,早都吃腻了还吃,”二叔不高兴地说:“娘,你就不能做点儿好吃的?”
“啥好吃的?”奶奶说:“你又没把金山银山搬回来,有啥好吃的给你做?有啥功劳了?还挑三拣四的。。。”
“就凭俺杀了日本。。。”二叔刚说了半句急忙就捂住了嘴,他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回头看看我们门口,一咧嘴不吭了。
晚了,父亲已经从二叔的话音里听出了问题,他把门帘一撩,张口就问:“老二,你刚才说啥?”
二叔一看父亲,赶紧说:“没说啥呀。”
“不对,你刚才说日本。。。。。。到底是咋回事?”父亲咄咄逼人的目光把二叔吓得不敢正眼瞅他,扭头就往自己屋里走。
黑子蹲在院里大喘粗气,它刚才跟着二叔回来的,可能是跑的累了,舌头吐的长长的,望着我和父亲。
“回来!父亲叫住了二叔。
二叔一看父亲把他喊住,就不高兴地问:“大哥,你咋问起来没完,到底你想问俺啥事儿?”
尽管二叔装的若无其事,但他的脸色早已告诉父亲他心里有事。父亲盯着二叔,问:“老二,你刚才说日本人,到底咋回事儿?你要不说,今天别想吃饭!”
“大哥,你想让俺给你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