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面,博城县没有生任何的案件,不要说县城附近出现响马,就算县城里面连小偷小摸的事情都没有生。
这和博城县的官员们全体出动,玩了命似的搞治安是有很大关系的,县里的官员们实在是被关的害怕了,他们害怕再出现任何的问题,只要是能把封禅大典这件大事熬过去,他们就谢天谢地了,甚至有的人都不想再当官了。
李日知和兖州刺史又见了几面,把甄蒙德和吴鹏辉案子的手尾都处理得干净了,整个案子只上报给了许敬宗,并没有向刑部汇报,大家都已经做好打算,就如此地粉饰太平吧!
李日知去了几次那棵祥瑞大树下观看,从城里到这棵大树的路已经修好了,工程之快,质量之高,真的是可以记入地方志中了,此路成为整个兖州一百年内修的最好的路了。
那座观祥台还没有修好,不过单从框架上来看,也算得上是气势恢宏了,完全是按照皇家标准修的。
原本按照李日知的想法,就是修一个石质的平台,等皇帝和皇后娘娘来到的时候,就站在平台上看一看这棵奇异的大树,然后让文官们写上几诗来称赞一下也就可以了,原本李日知就是这样的想法。
可是到了黄公公这里,他的想法就实在是太奇妙了,不但把平台修得足足有三十丈方圆,这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上面竟然还盖起了亭子,一大两小三个亭子,并且那个大亭子竟然还是两层!
李日知感觉这个观祥台盖得实在是有些过分夸张了。
李日知问过黄公公,把这个观祥台修成这个样子,会不会被御史弹劾,只为了看一眼这棵大树,就要把台子修成这个样子,未免有些浪费了。
可是黄公公只用了一句话,就把李日知的疑问给怼了回去。
黄公公说了:“咱们修这个台子是为了让皇后娘娘喜欢,而不是为了让御史们喜欢,御史算老几?”
就这样,李日知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回了博城县,他每天梳理博城县的户口以及地方情况,逐渐对博城县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李日知知道他现在虽然是代理博城县县令,但是等封禅大典之后,博城县会改名叫做乾封县,而那时他就要正式成为乾封县的县令。
据他估计,他至少要在这里做上一任,然后才有可能调到别处去,既然要在这里呆上好几年,那么自然要将县里的情况搞清楚,以方便他以后治理。
博城县要和京畿地区的诸县比起来,那肯定是不能算大,但在兖州地界上也就不算小了,无论是粮食产量或者是商业税收,都算是中等偏上。
李日知是很怕治理不好这里的,因为就像甄蒙德这样的人,什么事儿都不管,就是混日子,美其名曰无为而治,都能让博城县混了个中等偏上,要是换了他来治理,却不进反退成了中等偏下,那岂不是丢人现眼了吗!
终于长安那边传来了消息,皇帝和武皇后已经起驾,从长安出要来到博城县进行封禅大典,大概在冬天十二月的时候到达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