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科举风波!
2015-05-02 作者: 寞冬雪夜
第30章 科举风波!
而一切弄的差不多了,刘禅也决定亲自出手了,不是一直隔岸观火,他想要亲自体验一下战场冲杀的气氛,所以正在酝酿御驾亲征。
公元230年春,偏居一隅的大汉,蜀汉开始了第二次科举考试,相比于第一次,第二次来参加大汉科举考试的学子的人数多的吓人。只要是但凡会读书写字的,不管年龄大小,全部都报名参加了,人人都对自己充满信心,也有人是想来碰碰运气,没准就做上官了呢!
为此刘禅特意下令,不管来人姓名籍贯,不管来的人原来是哪个国家的,只要报名全部接收,大家都非常积极的参加大汉的考试,就这样科举考试如火如荼地进行了整整一年,最后参加殿试的也从原来的一千多人,暴涨到一万多人。
当然了这次录取,也不像上次录取的那么少,但依旧是十取一,而且比上次要更加的严格,第二年春天的殿试开始,刘禅亲自命题,亲自监考,一是为了表示刘禅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二是为了体现科举考试的严格,三是为了体现科举考试的荣耀!
殿试结束之后,刘禅观看了众多学子对国家和时事的评论,还有个人的处事能力和态度,于是刘禅钦点了状元、榜眼、探花,并亲自接见了他们,邀他们来皇宫赴宴,亲自颁予奖赏,结果自然是举国震动,天下士子归心了,于是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开始往蜀中跑。
魏吴两国一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发现跑的人多了,觉得不对劲了,为了阻止本国人才的流失,两国都派兵采取了截留的措施,可是截留你,自己国家又不安排科举,又不能给大家当官。
结果不少人接着跑,这下是彻底惹怒了魏吴两国的朝廷,朝堂上的官员对这些背叛国家的学子破口大骂,于是两国朝廷再次下令,对于这些逃跑的人,一律按通敌叛国处理,抓到之后,全家处斩。
本来想杀几个人,杀鸡儆猴,吓唬吓唬就好了,可是没想到读书人那么倔强,得知有人被杀,许多人义愤填膺,有的人心中大为失望,反而逃跑的更多。
不跑怎么办?留下来做不了官,也报效不了国家,空有一番抱负,无法施展,满腹经纶有个屁用。而且国内还在不停地斩杀读书人,不跑就等着死吧。
当然了曹睿和孙权都不是傻子,看出来问题了,当即下令让士子们别跑了,并表示自己也要举行科举考试。
很多读书人听了之后,觉着如果能在自己国家做官其实也很好,最起码不用背井离乡,不用和父母妻儿离散。
可是结果等了两年,也不见有动静,一打听,虽然朝廷把这件事提上议程了,并且派人去了蜀国偷偷的偷取了,考试的详细流程,可是这个考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门阀世家的大力阻拦。
先说孙吴,在江东已经传了三世,孙策当年以武力征服江东,一来得不到门阀世家的认可,二来得不到读书人的认可。
孙策为了快速稳定江东,不顾二张的劝谏,残杀江东门阀世家,杀了太多人了,可惜依旧没什么用处,最后只能妥协了。
当然就算妥协了,也不能化解江东门阀世家的仇恨,毕竟这个梁子已经结下了,所以当初曲阿的许贡,才拼了命也要杀孙策的,结果反而让孙策先杀了,当然了孙策最后也间接惨死在许贡家丁的手里。
后来孙家只能对各门阀世家一再妥协,就连万年的孙权,那么残暴,也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孙家说完了,说曹魏,曹魏地方更大,门阀世家更是多不胜数,根深蒂固,根本就不是一时能解决的。
就说魏吴两国,国内的官职都是由各世家自己的亲戚担任,可以说朝廷的官职几乎全部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现在突然举行这么个考试,把原来在自己眼中是不值一提的草民提到跟自己一样的地位,而且把原来是世家大族所拥有的官职分出去,这怎么可能会得到世家大族的认可,于是就出现了朝廷一提出来,就招到几乎所有世家大族的反对,而且是极力反对,所以科举考试就一直没有办法举行…………
而蜀汉却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蜀汉的官员主要分三部分,根本就不是由,门阀世家组成的。
刘备自己的老臣子,东征西讨多年,一败再败依旧跟着刘备的这些人,这些人的家早就没了,打散了多少回了,刘备自己的儿子,女儿都不知道被抓多少了。
更别说下面的其他人了,像孙乾、简雍这些人,甚至连子孙后代都没有留下来。而之前说的陈震也是,蜀中根本就没有子嗣,要么打散了,要么被俘被杀,要么留在老家隐姓埋名了。
另外一部分就是荆州官员,大部分都是刘表旧部,还有一些刘备得了荆州,新启用的官员,比马良、马谡一家,蒋琬这些人,都是刘备到了荆州以后,才启用的。
结果荆州一部分在曹魏手里,一部分在东吴手里,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和刘备的老臣子也差不多,剩下的一部分就是益州官员了,这些官员也就是刘璋旧部,而刘璋原来是从幽州升迁过来的,也并不是这里的本土世家。
他们在益州多年,可惜呀,刘备一到益州,就把这些人收拾了,当然不是用武力镇压了,而是用人格魅力,刘备到益州的时候,刘皇叔的威名早已经名震天下了。
益州百姓真的是夹道欢迎呀,而法正更是聪明,直接让刘备娶了益州最有名望的吴家之女。当然了这女的是个寡妇,可是立马成了王妃,紧接着成了皇后,最后成了皇太后。
而这寡妇也就是现在的穆皇太后了,刘禅的母后,当然不是亲生的了。穆皇太后的哥哥和族弟,全都是蜀国的大官。
官吏改革之后,一个成为征北将军从一品的武官,一个是镇东将军,二品武官,随诸葛亮北伐,极其活跃。
所以蜀中的门阀世家,就算反对了,没有吴家这种强大的家族支持,也只能算小打小闹。而后诸葛亮比刘备丝毫不差,人格魅力高,打压门阀世家,而且以法治国,让这些门阀世家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所以不存在和魏吴两国一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