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火,田豫烧光了赵云多年的积累,烧的十分干净利落,没有给张默郭图留下一粒粮食,一时间人心惶惶,军心思变。张默知道此时不能采取强硬手段征粮,否则一旦民心激变,不用赵云出手,自己就得被赶走,于是立刻下令附近县城收缴粮食。
赵风让刘石凑出一百匹马选出一百个骑术好的人和赵云配给赵风的一百亲卫,组成两百的人的骑兵,由刘石带领,又给刘石配了五百步兵,让他们穿梭在各个县城通往常山的路上,打劫过往的粮车,步骤也很简单,先是骑兵冲上去砍人,然后是步兵上去把粮食拉走。拉不走的也一把火烧掉。总之就一句话,不能让一粒粮食流入真定城内。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默终于坐不住了,自己捐出家产,从世族买来的粮食很快就被四千张嘴吃完了,而世族也一如既往地自私,跟他们上讲民族大义,下讲自身利益,如果赵云回来了都将万劫不复,但是没用。心灰意冷地张默终于明白赵云为什么总是跟世族过不去了,现在的他也恨不得把派兵去把城里的世族都给抢了,把他们的家主抓起来吊打。可这也只是个想法罢了,虽然他现在是名义上的常山太守,可是既没有袁绍的官方证明,又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一起造反的世族们,还没等彻底解决麻烦,就开始窝里斗。而自己却还要听,袁绍特使郭图的话,任凭此人,在他面前耀武扬威,疯狂敛财,可自己还得配上笑脸,被打完了左脸,再问一句,要不要右脸也来一下。
张默左等右等,等来了一封告急文书,是灵寿县令发来的,说赵风已经带兵包围了灵寿,所幸灵寿要上缴的几千担粮食,还没有丢,需要太守立刻派兵增援。
张默一看见有粮食,立刻眼睛发亮,拿着文书就去找郭图,想让淳于琼带兵出征,解灵寿之围。淳于琼是个武人很好说话,毕竟整天在常山待着都待出病来了。
而郭图自然也不会放过机会,向张默打捞一笔,一个劲的推脱袁绍的意思不让干涉常山的事务。
废话,不让干涉,派你来干嘛,派你来也就算了,还派了一千精兵和一员大将。你当我三岁小孩呢。
张默又是送礼,又是说好话,辩证分析了灵寿粮草的重要性,和击败赵风对打击赵云派系的种种好处,终于换来了郭图一个沉重的点头。
淳于琼带了两千兵马,因为灵寿县令送去的告急文书上说明赵风也就两千人,当然这是赵风有意为之,如果太多了,淳于琼势必不敢出城,如果太少了,守军出来的太少,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两千是个刚刚好的数字。
沱呼河是一条风景不错的河,水的流速清欢,虽然是黄河的一个小分支,但此时的水还很清,正值秋仲,两岸金黄,虽然原本的稻田早已被收割,却还有金黄的青草和杨柳,一座石桥横跨河的两岸,不远处就是灵寿县的城墙。这是一幅可以入画的景象。本应该让才子佳人,鸳鸯配偶一起漫步河岸,嬉戏玩笑,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最后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可惜,现在这个地方马上就要变成战场了,清澈的河流将被鲜血染红,清新的空气也将弥漫着让人呕吐的血腥味。在经过大雪的沉淀之前,这两将变成一个梦魇之地,因为会有数以千计生命再次丧生。却又无可奈何。
赵风一直有晕血症,不过他这晕血症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他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时候留下的后遗症。从那之后,赵风就看不得淋漓的鲜血,所以更别说亲手杀人,用自己手中的刀剑把一个生命砍得血肉模糊。是的,他做不到,他一直做不到。所以他从不亲临战场。因为他害怕,因为他懦弱。也许这该是一种善良,但是,生错了时代。
虽然他凭借自己的智商优势,让很多人因他而死,但是正如斯大林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死去是悲哀,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就只是一个数字。
所以,只要不亲手砍人,赵风的心里承受力还是可以接受的。
赵风先让周仓假装落败,带领手下的寥寥几百人火速过河,桥很稳固,人也不多,再加上事先排练过,所以马上就过了桥梁,向大本营逃去。
通过田豫的情报,赵风知道淳于琼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呆的武将,虽然有些勇力,但是狂妄自大,盲目轻信,而且暴饮无度。这样的人自然很容易中计。
淳于琼一马当先率先过河追上周仓,周仓被逼迎战,也正是此时,淳于琼的大军过来三分之二的时候,赵风亲帅大军压上,淳于琼一个失神,被周仓一刀斩于马下。两千敌军见主将被杀,纷纷过桥逃散,后面的没有过来,前面的又往回跑,一来一往,被踩踏而死,跌落河中的人不计其数,敌军由于斗志已丧,赵风的军队就像割麦子一样,杀死了不少人,最后赵风命令手下,传令降者不杀,俘虏了六百余人,杀了一千多人,还有几百个逃兵赵风也没有下令追杀。因为他们还有用。
赵风命人,立刻下令周仓领着几百人换上叛军的衣服,装扮成叛军的样子,又找了一个外貌体型跟淳于琼很像的人,换上淳于琼的衣服,以此来骗开真定的大门。
赵风等人,连尸体都来不及掩埋,就风风火火赶往常山。若是此战成功,那么,明天这个时候,张默和张翟人头就可以放在赵云的帅案前,而动摇的军心也可被安抚住,士气便可以依旧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