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1 / 2)

☆免费小说阅读 [ ]

太多事想不通、想不透,而眼前匪患又逾演逾烈,徐怀心情烦闷,回到后院拿起一杆长枪,将伏蟒枪势一一使出。

也是受心境影响,长枪在他手中更为滞重。

平时勤修不缀、练功发劲,有一层根本的目的,是要将有意识的呼吸、身形、筋骨控制发劲,使之纯熟到化为一种直觉反射。

徐怀他在神智恢复之前,虽然无法理解复杂的刀路枪势,但因为他的性情极其倔强、不服输,反而在这个武道最根本性的基础上,要比徐心庵他们强得多。

这也是他在开窍之后,接受卢雄短时间的点拨,武技便有如此惊人长进的根本。

近来徐怀练习伏蟒枪势,也会有意识的摒弃杂想,纯粹照着在经苦修身体所形成的、近乎本能的筋肉记忆去使枪——这时受心境影响,枪势更为滞重,威势却也更为猛烈。

即便徐怀明知自己此时的心境有一种宣泄不出的烦闷,然而枪势却有一种异样的酣畅淋漓之感,临到使五花飞枪势时,长枪在徐怀手里瞬时化作五道残影往木桩攒刺而去,下一刻,就见木桩从上往下断成六截。

五花飞枪势练成了?

徐怀收枪看着还竖在那里、仅剩半截高的木桩,断茬处木刺毛糙,却是成功发劲,他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五花飞枪势,他之前始终只能催发前四段炸劲,最后一枪总差一口气提不上来,没想这一刻竟然成了?

难道说伏蟒枪的意,卢雄之前也理解错了?

伏蟒枪练习到一定层次,讲究意与枪合。

这其实就是将所有的发劲窍门,苦练纯熟,直至化为近乎身体的本能,迎敌杀伐时,枪在手全凭心念意识使出,有如直觉反射。

这样除了能借助身体及刀枪的物性,在极瞬间爆发第二、第三段乃至更多段劲力外,对战时,也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以正确的枪势迎敌杀敌,是为意与枪合。

高手对战,电光火石之间就抢攻十数下,要没有“意与枪合”这种超高速的直觉反应,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境界,叫枪与意合。

这个界境分两个层次,最影响理解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心境影响枪势。

这其实很好理解,人在愤怒情绪驱使下,持刀劈砍都会异常的凌厉。

这个层次看似不算高,但在伯仲难分的敌手面前,更从容不迫的心境、更强悍凌人的气势与胆魄却能占尽先机。

第二个层次要更微妙一些。

真正的上品枪势无不是宗师级人物所创,他们在新创枪势及发劲窍门,又常常会将自身的心境融入其中。

这时候想要掌握一门枪势的真正精髓,就得去琢磨这最初的心境,这会在更为微妙的层次影响到发劲,也就是真正的枪与意合。

这些武学道理以及具体如何融入对战,卢雄都跟他细细讲过。

不过,徐怀与卢雄一直认为伏蟒枪是战场上的虎猛之枪、杀伐之枪。

故而在使枪时,徐怀也常抱以虎猛、杀伐之念,枪势却是越发凌厉,然而有些枪势,他以为应能彻底掌握,但就是差了那一口气。

他还以为火候未到,尚需打熬、琢磨,却未想差的那一点,是误解了王孝成当年在新创伏蟒枪时的心境。

不敢想象王孝成是在烦闷不堪时新创这套枪势,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幽愤、义愤,杂有不甘及困惑的心境?

伏蟒枪实乃幽愤之枪!

徐怀盘膝坐在廊下,将长枪横在膝前,难以想象王孝成创此枪法时,竟是这样的心境。

王孝成乃泾原武将世家出身,其父祖、二兄皆战死沙场,整个家族到王孝成已人丁稀微,但从王孝成的人生轨迹看,他是少年得志、青年得志、中年得志……

其十六岁曾有巨虎闯入村寨,王孝成屠之而得勇名,后以武举初授边县武吏,二十五岁便积功升授缘边都巡检使。

缘边都巡检使看似仅是正七品的武职,但在崇文仰武的大越,这已经军中大多数武将毕生可望而不及的成就,通常有都统制、都监一级的禁军将臣兼任;王孝成之后任靖胜军都统制,所兼也只是缘边都巡检使。

王孝成文武兼修,年轻时考武举所著策论就纵谈军政,文才斐然,士臣多有不及。又曾任原州推官等职,而调任唐州知州主持剿匪事时,才年仅三十二岁。

桐柏山匪平,王孝成调任靖胜军都统制、兼知泾州、泾州缘边都巡检使等职,此时的他便已是边帅级的人物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