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急转直下(1 / 2)

国家命运 陶纯 5732 字 1个月前

第七章 急转直下

2015-08-29 作者: 陶纯

第七章 急转直下

24.一个不妙的消息,从莫斯科来到了北京中国核工业建设的速度大大出乎苏联方面的预料,到1959年初,二机部所属的内蒙古包头核燃料元件厂、甘肃兰州铀浓缩厂、甘肃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等首批主要工程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中方迫切需要苏方早日供给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等核燃料工厂建成,生产出裂变物质后,即可投入武器的生产,并于1962年进行首次核试验.

然而,由于苏联方面迟迟不能履行“国防新技术协定”中的核心内容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资料二机部多方协调,苏方给予的答复是,中方提出的意见有道理,也有必要,但因为需要对“国防新技术协定”中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所以还应由中国政府正式向苏联提出,派代表团赴苏谈判,解决相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6月下旬,中国方面组成了以宋任穷为团长的代表团,准备启程前往苏联。这时,一个不妙的消息,从莫斯科来到了北京。

1959年6月底的一天,周恩来的秘书马列打电话给刘杰,说有一份绝密文件,与核问题有关,让他马上去看一下。刘杰赶紧要车去了。原来是一封苏共中央致中共中央的信函,落款日期为1959年6月20日,6月26日那天苏联驻华大使馆参赞苏达列柯夫送交周恩来办公室的。此时中央主要领导人都到庐山开会去了,周恩来电话里嘱咐让刘杰先看一下。

事后联系起来看,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来信。信的内容大致是:

中国二机部部长要求现在就把原子弹的样品和设计炸弹的技术资材转交中国,这个要求的提出正赶上日内瓦会议在拟定禁止试验核武器的协议,正赶上政府首脑会议即将召开,考虑到西方国家如获悉苏联将核武器的样品和设计的技术资料交给中国,就很有可能严重地破坏社会主义国家为争取和平与缓和国防紧张局势所作的努力。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只能暂缓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样品和技术资料,将来如何共同行动,两年以后看局势发展再定……

刘杰接过信函,默默念着,默默记着,看过一遍,再看一遍。由于这种绝密的东西不能带走,也不能抄写。那时候都这样,都习惯了,一般看两遍,只要不长,都能记下来。刘杰把信函还给马列,说,记下来了。

看过信,刘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由于当时苏联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正在谈判禁止核试验之事,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即将在戴维营举行会谈,苏联就找了这两个理由,说是两年以后,实则是无限期推迟给中国的援助。

回到部里,刘杰马上把这个意思讲给了宋任穷,党组赶紧开会研究,做出了一个估计:看来从这封信开始,原子弹方面对我国援助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但是,这封信怎么处理呢?毕竟是苏共中央给中共中央的信。宋任穷电话里请示在庐山开会的聂荣臻。聂荣臻感到事情重大,让宋任穷、刘杰、万毅择机上庐山当面向中央主要领导汇报。

这时候的庐山,正在发生一件对后来的中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大事,彭德怀由于“万言书”,引起毛泽东极大的恼怒,而遭致猛烈批判,中国的政治生活,从此扭曲。

如果不是由于这件事情的发生,苏共中央的来信所引起的反响可能还会更大一些。7月14日,宋任穷、刘杰、万毅来到庐山汇报,发现庐山上的“火药味”很浓,最关心原子弹的人之一的彭德怀元帅,无法听汇报了。聂荣臻听完汇报,表示:“苏联不给,我们就自己搞。”当时他们带了一份刘杰代中央起草的给苏共中央的复信稿,向周恩来汇报时,周恩来说,先不要复信,暂不理他们。

周恩来最后的意见是:“中央研究过了,我们不理他那一套。他不给,我们就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宋任穷、刘杰、万毅要下山了,周恩来、聂荣臻反复嘱咐:对这封信要严格保密,仅限于目前知道的同志,不要再扩大范围。苏共最高层怎么想,怎么做,和在华工作的专家们没关系,这封信的内容一旦传出去,我们的同志势必要有看法,有情绪,弄不好会伤了苏联专家的感情。包括你们,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一定要一如既往地待好苏联在华工作的每一位同志。

一天早晨,彭德怀在山间小道上散步,警卫员远远地跟在后面。拐过一个路口,突然遇到了聂荣臻。彭德怀站住了,聂荣臻也站住了,两人四目相对,久久无语。后来,聂荣臻关切地说:“彭总,多保重啊!”

彭德怀轻轻摇摇头,突然双手抱拳,道:“荣臻同志,两弹的事,就拜托你了。”

聂荣臻沉重地点点头,似乎在用眼神告诉老战友,请他放心。从此以后,彭德怀再也无法就国防尖端技术拍扳发言了,这个戎马一生的老兵,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赫鲁晓夫集团停止提供原子弹样品的决定,后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视为是配合彭德怀等人反对毛泽东而施加的压力,则完全是无稽之谈。

为了记住1959年6月这个特殊的日子,后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工程的代号就确定为“596”。

从庐山下来,回到北京,宋任穷、刘杰感到形势很严峻了。宋任穷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都是我们奈何不得的,但我们得准备一把伞啊!

刘杰后来回忆,他们那时最担心的,已经不是给不给原子弹样品和资料的问题,而是担心整个核工业的建设速度因此而停下来,那么多半拉子工程,真要停下来,以后怎么上?中国的原子能事业,还能继续下去吗?谁心里也没底啊!

25.我们不需要教师爷,不需要指挥棒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谈判,双方发表了戴维营会谈公报。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拥抱的照片出现在世界各大报刊的头版上。

9月30日,一架苏联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前来欢迎的中国领导人、群众代表以及各国记者等候在那里。机舱门开了,赫鲁晓夫挥舞着礼帽,微笑着走下舷梯。欢呼声响起,一名少先队员敬献鲜花后,周恩来迎上前去,与他握手,拥抱。

各国记者们蜂拥而上,纷纷提问。一位西方记者说:“赫鲁晓夫先生,您在美国的15天,都与美国人谈了什么?”

赫鲁晓夫说:“和平、友谊!”

记者又问:“那么你这次来中国,又带来了什么?”

赫鲁晓夫拍拍自己上衣的两个口袋,神气活现地:“我带来了两个口袋,这个口袋里装的是友谊,这个口袋里装的,也是友谊!”

从机场到国宾馆,公路两侧彩旗飘扬,由学生、工人组成的群众夹道欢迎,欢声雷动。车内的赫鲁晓夫不时从车窗里向人群挥手致意。

赫鲁晓夫是结束在美国的访问后,匆忙赶到中国的,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庆典,并进行国事访问。到达的当天晚上,赫鲁晓夫就与毛泽东开始了会谈。

中南海颐年堂的会议室内,中方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彭真、陈毅、王稼祥等;苏方有赫鲁晓夫、外长葛罗米柯和驻中国大使尤金等。颐年堂是丰泽园的主要建筑,离毛泽东卧室很近,他经常在这儿举行小范围的会议。

一上来就针锋相对。

赫鲁晓夫说,通过对美国的访问,我认为美国人,艾森豪威尔总统是爱好和平的,而现在世界上却有一股势力是反对和平的。由于美国支持台湾的蒋介石政府,我们苏联是你们的盟友,我们的想法是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消除战争。

赫鲁晓夫话题一转:“可是你们去年却突然对金门进行炮击,这种行动只能加剧紧张气氛,并可能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

周恩来立即道:“赫鲁晓夫同志,您去年来,我们就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炮击金门,您应该很清楚。”

赫鲁晓夫说:“是的,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

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同志,我想知道,如果在你们苏联有一个地方分裂出去了,您,你们的党、政府、人民会怎么办呢?”

赫鲁晓夫说:“我们有过这样的历史,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远东的国土上曾经建立了一个远东共和国,列宁就承认了它。但是后来又回归了苏联。为什么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走这条路呢?”

毛泽东冷冷地:“您的意思是,我们允许台湾的分裂,承认它是独立在中国之外的一个国家?”

赫鲁晓夫点点头:“以后再让它回归中国嘛。”

毛泽东坚决地:“办不到!你说的那个远东共和国我不了解,但我知道无论是以前的俄国,还是现在的苏联,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朋友,凡事关领土的问题,你们可是从来不客气、不手软、寸土必争,半点都不吃亏的!关于台湾问题,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来解决。”

赫鲁晓夫见说不通,又换了个话题:“艾森豪威尔总统请我转告你们,希望你们把扣押的八名美国人尽快放了。”

周恩来说:“不是扣押,是我们在我国东北地区俘获的八个空降特务。赫鲁晓夫同志,您转告艾森豪威尔,他的话您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会按照我国的法律来处理这件事情的。”

这天晚上,赫鲁晓夫还谈到了中印边界争端问题。这年3月,西藏**喇嘛叛乱之后,印度尼赫鲁政府乘机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要中国承认中印边界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并企图侵占西段属于中国的大片领土,总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美英等西方大国帮助印度政府在联合国内四处游说,而当时,由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还在台湾的蒋介石手中,无法在世界外交舞台上针对印度的无理要求展开正面斗争,本希望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能够仗义执言,说句公道话。但在9月9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之前,苏联政府突然就中印边界争端向全世界发表了一个声明,公然指责中国。本来中国领导人憋了一肚子气,可赫鲁晓夫此时偏偏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当面指责中国领导人。

赫鲁晓夫很激动:“你们不应该和尼赫鲁争吵,不应该和印度发生冲突,你们这样做让我们很难办……”

他又说,中国是“好斗的公鸡”。

毛泽东脸色铁青地听着。周恩来等在场的中国领导人们忍着愤怒。陈毅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赫鲁晓夫停下了,看着陈毅。陈毅说:“不让我们说,不让我们争,你是什么意思?1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你让我们屁都不放一个,拱手相让吗?不是我们让你们难办,是你们太霸道,欺人太甚了!”

第一次会谈不欢而散。

第二天就是10月1日。上午,***广场如期举行了国庆十周年盛大庆典活动,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等中苏领导人在***城楼上检阅了部队和群众队伍。

有一位名叫舒世俊的摄影师注意到,他的相机里,有好几张毛泽东和赫鲁晓夫说说笑笑的镜头,他感到中苏两国领导人是友好的。但是不一会儿,就从城楼休息室里传出了争吵声。显然是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吵,开始赫鲁晓夫嗓门大,毛泽东声音小,不一会儿,毛泽东声音大了起来,似乎很生气地说:“我们不需要教师爷,不需要指挥棒!”

10月2日下午,双方继续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会谈,一直进行到晚上,还没有结束。来参加国庆10周年庆典的还有其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为了招待这些贵宾,那天晚上,安排了两台晚会,一个是怀仁堂的京剧晚会,由梅兰芳演出《穆桂英挂帅》,另一个是文化部礼堂的舞蹈晚会,由苏联著名舞蹈演员乌兰诺娃演出《天鹅湖》。由于事先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都没有确定要去哪个晚会,所以两台演出都不敢开始。其它国家的贵宾们都在那儿等着,毛主席和赫鲁晓夫的会谈持续了很久,后来赫鲁晓夫又谈到美国俘虏问题,因为他在美国人面前夸了海口。

会谈的气氛异常紧张。赫鲁晓夫十分蛮横,大声吼道:“这八个美国人你们一定要释放,要释放!”

毛泽东说:“不行。”

赫鲁晓夫说:“为什么不放?”

毛泽东说:“中国是有法律的,他们就得受到中国法律的制裁。”

赫鲁晓夫说:“必须释放!我已经答应了艾森豪威尔让你们放人,你们必须释放!”

毛泽东说:“你不能替我们做这个决定。”

赫鲁晓夫突然一拍桌子:“如果你们有钱,那你们就养着他们吧!”

最终赫鲁晓夫没有说服毛泽东,尽管他蛮横,但毛泽东偏偏不怕他。后来毛泽东对身边人说过,赫鲁晓夫越强硬,我就越顶。

赫鲁晓夫站了起来,拿起面前的礼帽,走了。演出也没有看成。这是赫鲁晓夫最后一次来中国。

这天晚上聂荣臻在场。赫鲁晓夫离开会场的时候,聂荣臻就意识到,苏联或许不会再给中国原子弹技术资料了,而且他们全面中止协定的时间不会长了。下面要做的,就是未雨稠缪,拿出我们的应变之策。

显然,二机部受到的冲击应该是最大的。几个核工厂,需要的设备主要是从苏联进口,如果它撕毁协议,停止援助,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有一个应变的部署。苏联方面的做法是,你的厂房建好了,它就供应设备,厂房没建好,它就不来设备,所以现在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以加紧工程建设速度,来催促他们提供设备。

二机部迅速采取了两个行动:一是抢建主工艺厂房,创造好设备安装条件,催促苏方履行合同,交付设备;二是组织科技人员采取同苏联专家一对一或几对一的方式,开展友好活动和对口学习,像挤牛奶一样,想方把苏联专家的技术学到手。

聂荣臻要求各单位,都要学习二机部的做法。

26.来了就不后悔导弹试验基地、核试验基地,以及核武器研制基地这三个基地的建设,以导弹试验基地进展最快,陈士榘、孙继先组织几万人马,仅用两年多时间,就把主要工程修得差不多了。盖杜柯夫终于信服,认为是个大大奇迹。

马兰核试验基地上马最晚,1959年春天才开始。

青海金银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从1958年冬开始建设,主要依靠从全国各地招来的复员转业军人,以及建筑工程队和民工,加之高原缺氧化,自然条件恶劣,所以土建工程进展很缓慢。李觉十分着急。

1959年春的一天,副总参谋长张爱萍突然来了。李觉陪同张爱萍视察。一间低矮的地窝子前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工程指挥部”几个字。张爱萍打量着地窝子:“这是你的行宫?”李觉摇头苦笑一下。张爱萍转了一圈,说:“地方是个好地方,世外桃源,适合搞核研究,只是科学家要受苦了。”李觉表示,先苦几年,放响一个再说。

张爱萍告诉李觉,他不是专门来的,他去西藏平叛,任务完成,返回北京,路过青海,听说原子弹研制基地在建,便拐个弯来了。又说:“我现在不分管你这个工作,但有困难,你就说。”

李觉马上道:“现在最缺的是施工人员。”

张爱萍思考一下,问:“一个工兵师,够吗?”

李觉喜出望外:“一个师?够了!够了!”

这时候的张爱萍想不到,没过多久,他真就分管这个工作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