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变在正月中(中)(2 / 2)

孙途急忙接过打开一看,面色便是一沉。即便已知道这上头写的会是什么,可在亲眼见到后,还是让他感到一阵心惊胆战:“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良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以往读水浒时他还不觉得这诗有多厉害,但现在看来,却让他后背生寒了。毕竟如今的孙途对大宋朝廷的一些禁忌已经相当清楚,这等反迹昭然的诗句放到任何一个官员面前都将要一查到底!

而下面四句诗就更让他紧张了:“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如果说之前那首西江月还能勉强解释为要报仇雪恨而非有造反之意的话,那这四句话却是彻底挑明反意了。毕竟里头所写的黄巢是什么路数已是天下尽知,无论谁敢以黄巢自诩,那就是不打半点折扣的反贼,是朝廷要严格抓捕的对象。

看到孙途的呼吸都有些粗重起来,黄文炳又是一叹:“不敢有瞒团练,这两首诗词的下方正落款了郓城宋江的字样。他不但被楼中伙计亲眼见到题此反诗,而且还亲自留下了姓名,此等反贼,官府岂能容他。还望团练能即刻与之撇清关系,甚至是趁着事情尚未发,而向太守告发其有谋反之心……”

孙途陷入到了短暂的沉默中,他是真没想到兜兜转转了半天,揭破宋江有反心的居然还是黄文炳,唯一的区别就是这回他是向自己举告了此事,而不是直接就去见了蔡九。

这让他觉着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虽然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和宋江等人划清界限了,但也不想做个告发于他的小人,甚至都还想帮他遮掩一二。毕竟多年建立下来的是非观可不是短短片刻间就能彻底扭转过来的。

所以在沉吟后,他又看向了黄文炳:“黄先生真觉着那宋江有造反的本事?他一个刀笔吏出身只会些花拳绣腿的家伙真能起事吗?”

“这个……”

“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他因自身遭遇而喝醉酒后一时兴起的胡言乱语罢了。若因这两首诗词就要定其之罪,恐怕有些不妥吧。要是真传了出去,试问天下人将如何看我孙途?而且你也说了,那宋江在江湖中名声不小,我要真举发了他,可是后患无穷哪。”

黄文炳被他这么一说倒也有所犹豫了。毕竟如今的他与水浒故事中的他已大不相同,那时他无半点出头可能,所以只要有个机会就敢于放手一搏。但如今,他已攀上了孙途这棵大树,已不需要再去冒如此大的风险了。

半晌后,黄文炳才看着孙途道:“那依着孙团练的意思是……”

“我倒觉着这是个机会,既能与宋江他把话说开了,还能不让他因此就怪罪于我。我们这次索性就帮他将此事给遮掩了过去,毕竟说到底这只是一个穷酸囚徒喝醉后的一番抱怨罢了,又何必惊动太守呢?”孙途说着便站起了身来:“走,我们这就去浔阳楼,想法儿把那些诗词给抹去了。”说不定这么一来,自己还真能改变宋江的人生走向呢,只要他不因此变故而被救上梁山落草,说不定就会一直在江州老老实实地当个囚徒了。

或许有人要问了,既然早知道会有此一变,为何孙途却不早早提醒宋江呢?

这却是有些为难孙途了,毕竟他是不可能跟个神棍似地去和宋江说出他将来的遭遇,并劝他不要题什么反诗,不然别人都得把他当成疯子看待了。

黄文炳在略作迟疑后,终于还是选择听从孙途的意思行事,毕竟他现在已是对方的下属,而且这对策听着其实倒也不差。

当下,两人便先后匆匆出门,跳上马儿,急朝着浔阳楼赶去……

&&&&&

今日第五更。。。五更一万五千多字,求票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