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凌烟阁,专门用来供奉二十四开国功臣之所在,往常太宗上此阁,都是为了缅怀那些已逝去的功臣,可今日么,太宗自一大早上了阁楼顶层,却愣是没去看那些功臣画像一眼,一直就木愣愣地站在靠南的窗棂前,远眺着南方,任凭寒风吹拂,却始终不曾动弹上一下,那等萧瑟无比之背影当即便令匆匆赶回来复命的赵如海脚下不由自主地便是微微一顿,实是不忍心在此际惊扰了太宗,只是手中还有着李承乾的本章要送,他也只能是小心翼翼地凑到了太宗的身后,低低地轻唤了一声。
“嗯。”
尽管听到了响动,可太宗却依旧不曾回头,仅仅只是含糊地吭了一声,显见心中依旧在牵挂着被流放的长子李承乾。
“启奏陛下,李承乾有本章在此,请陛下过目。”
见太宗半晌都没个反应,赵如海不得不硬着头皮禀报了一句道。
“哦?”
一听李承乾上了本,太宗的身子立马便转了回来,也没甚言语,一把抢过赵如海捧着的本章,摊将开来,只看了几眼,就见太宗的眼圈顿时便红了起来,不多会,便已是老泪纵横不已了。
“陛下,您……”
这一见太宗流泪不已,赵如海当即便吓坏了,赶忙一头跪倒在了地上。
“朕没事,去,宣房玄龄等宰辅之臣即刻到两仪殿议事!”
太宗伸手抹了把脸,也没多言解释,而是面色阴沉无比地便喝令了一嗓子。
“诺!”
这一见太宗的脸色明显不对,赵如海哪敢有丝毫的耽搁,紧赶着躬身应了诺,急匆匆地便蹿下了凌烟阁,自去寻房玄龄等人宣旨不提……
“皇上驾到!”
晋王遇害一案始终难有进展,房玄龄等一众宰辅们对此案一直争持不下,甚至连后续审案的程序都难以协调一致,这两日来,都没再去大理寺办案,而是集中在了尚书省,彼此争吵个不休,待得接到了太宗的口谕,自也就到得极是齐整,只是在两仪殿里等了许久,都没见太宗露面,各自的心中自不免都有些个犯嘀咕了的,正自狐疑不已间,却听后殿处传来了一声尖细的喝道,众宰辅们自是不敢稍有轻忽,紧着便都收敛起了散乱的心思,做好了迎驾之准备。
“臣等叩见陛下!”
喝道声未消,就见太宗已是阴沉着脸从殿后行了出来,众宰辅们见状,立马齐齐跪倒在地,照着朝规大礼参拜不迭。
“赵如海,宣!”
面对着众宰辅们的大礼参拜,太宗并未叫起,但见其几个大步走到了龙案后头,一撩衣袍的下摆,就此端坐了下来,而后一挥手,已是声线冷厉地断喝了一声。
“诺!”
听得太宗有令,赵如海自是不敢大意了去,紧着应了一声,而后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诏书,振手间,便已是摊了开来,高声宣道:“圣天子有诏曰:皇四子魏王李泰本性聪慧,深受朕宠,然,不守皇子本分,窥窃东宫之位,行为不轨,屡屡造次,深失朕望,着即革去亲王爵,降为顺阳郡王,落均州郧乡,钦此!”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大为不妥,今,案尤未结,而如此重处魏王殿下,实难令天下人信服也,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如海将旨意一宣完,六大宰辅当即便全都傻了眼,殿中好一派的死寂,良久无人谢恩,直到长孙无忌含忿进谏了一句,方才打破了殿中那等诡异无比之死寂。
“陛下,老臣以为长孙大人所言甚是,此事还须得慎重斟酌方好。”
长孙无忌这么一开口,高士廉这才算是从震惊里回过了神来,赶忙跟着也进谏了一句道。
“陛下,微臣也以为此等处置过重,还请陛下三思啊。”
新任中书令岑文本一向支持李泰,此番顶替了杨师道之后,本以为太宗立李泰已成了定局,为此,可是没少在晋王一案上紧跟长孙无忌之步调,与陈子明、萧瑀争辩连连,铁了心要拼死力保李泰,却没想到太宗最终的决定会是这般,心自不免便慌了,再一看长孙无忌与高士廉都已是先后奋起抗争,他自也不甘落后,跟着便高声疾呼了一嗓子。
果然奏效了!
满殿人等都在讶异太宗的决断,哪怕是一向淡定从容的房玄龄,此际也同样有些乱了分寸,唯独陈子明却是老神在在地跪着不动,概因他早已料到会是这等结果——但消李承乾的本章一上,太宗必然会对李泰图谋东宫之事痛恨不已,再加上陈子明早先对太宗所说的那些体己话,太宗自然不可能再硬立李泰为储君,不追究其暗杀李治之罪,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