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全听完这番话之后,心思波动的很厉害,说实话,他是不相信李承祯能有什么领兵打仗的才能的,要是将李承祯放到那个位置上去,只怕又会上演当年克夷门之殇,当然,这话他不好对李承祯明说,毕竟李承祯要求上进总是没错的,他还担心自己一旦拒绝了李承祯的提议,这小子就会立即返回原来的模样,继续为非作歹呢!
“皇儿,兹事体大,这样,你容父皇想一想,明日早朝之上,父皇给你一个答复怎么样?”李安全想了一会儿后,对李承祯说道。
尽管有些失望,可是李承祯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显得过于着急的话,反而会坏了在李安全这里好不容易挽回来的形象,是以就没有多说什么,只道了一句希望为父皇分忧之后,就退了下去。
李承祯故作镇定的姿态,让李安全还是相当欣慰的,此刻,他也真的相信了李承祯已经悔悟。
但是李承祯请求代替高逸父子镇守克夷门这件事情,李安全还是觉得不能大意,当即,他就命人找来右路元帅甯子宁,左路元帅嵬名令公,神勇右厢军司指挥使嵬名公辅三人,此三人可谓军中中立派系,求询于此三人,李安全觉得还是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的。
甯子宁、嵬名令公三人进入皇宫,向李安全行完君臣之礼后,就被李安全的问题给难住了。
太子能不能堪当重任,能不能代替高逸父子镇守克夷门?
这个问题,就算是老成持重,又是西夏皇亲宗室的嵬名令公也不敢轻易表态,自从在克夷门一战之后,嵬名令公就不好对皇家的事务插言了。
在老令公看来,自家事他都理不平,又怎么敢随意去说别人家的事情?一个李嵬儿闹的他都要头大如椽了,李承祯、李遵顼之争,他有哪里有心思去插手?
嵬名令公保持沉默,可是李安全的问题却不能没有人回答。
甯子宁艰难的想了一会儿之后,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按说高老令公忠心为国,是不该怀疑,可是乱世之中,人心叵测,如果对城中谣言不做出应对,只怕会乱了军心,既如此,倒不如顺势将高逸父子换下,派选良将镇守克夷门,太子```太子有心为陛下分忧,自然是好事,如果太子殿下肯答应不随意指挥军事,去了克夷门又能如何?”
甯子宁倒也说的很明白,让李承祯去镀金可以,只要他不插手军事,就不用担心什么。
既然甯子宁挑明了态度,在和李承祯搭帮的时候吃过一次亏的嵬名令公父子,自是不好说什么反对的话,只能附议甯子宁的意见。
其实李安全也是这么想的,如此一来,既可以不伤李承祯的心,又可以保证克夷门不失,两全其美,不可谓不好。
是以当次日早朝的时候,关于坊间传闻高逸父子勾连蒙古人的事情,也终于有了定夺。李安全直接下旨,命令太子李承祯为大元帅,老将甯子宁为右元帅,怀远大将军昧克为左元帅,替代大将军高逸和克夷中郎将高良惠镇守克夷城。同时,圣旨中也明确,皇太子李承祯不得插手军事,军中大小事务,全凭左右二位元帅负责。
一如当初吴庸给托雷分析的那样,当李安全的圣旨下下来的时候,齐王李遵顼并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反而表示一定会做好兵马粮草调动事宜,帮助太子守好克夷城,以至蒙古兵马退去。
当得到李承祯出任大元帅,取代高逸的消息之后,托雷当即欣喜若狂的赶忙向五虎山下蒙军大营赶回,向铁木真复命,同时,又让吴庸就留在李承祯的身边,作为内应,帮助蒙古兵马破城。
从托雷赶赴中兴府到李安全决定以李承祯代替高逸父子,其间已经是六七天的时间了,当托雷又耗费了两天时间,将这个消息带回到蒙军大营的时候,正在为纠结着要不要退兵的铁木真,也终于决定,抗住眼下的后勤供给压力,等到克夷门守将换人,在行攻城一事。
蒙古人按捺着喜悦等着克夷门内的守将换人之时,得到了李承祯将取代自己作为大元帅的高逸、高良惠父子,则是心寒意冷的离开了克夷门。
尽管明知这是蒙古人的离间之计,可是高逸父子,还是不得不听从朝廷诏令,将兵马大权交到李承祯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