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他乡遇故知(2 / 2)

“放肆!”中年人勃然大怒,斥责道:“我乃你家主公之叔父,怎敢如此无礼!”

“秦帆”忙打圆场,劝解道:“叔父息怒,叔父息怒。他(指真正的秦帆)负责内府、祭祀等事,确实得知晓叔父名讳!”

“自是姓‘秦’,单名一个‘诩’字!”

“秦诩?秦诩?秦诩!”

秦帆沉吟三声,眸子里悠然掠过一抹寒芒,嘴角亦绽起一丝邪恶地笑容,直笑得中年人感到背脊阵阵恶寒。

阎圃会意,立刻作色大喝道:“好你个秦诩,居然连我家主公当面都不识得,如何冒充叔父?”

“啊……”

“秦诩”倒吸一口冷气,这才惊觉上了对方恶当。这个小文吏分明便是梁州牧秦帆!

阎圃还欲再说,却被秦帆伸手制止。

秦帆站起身来,阴恻恻地说道:“先生且放心住下,这里兵荒马乱的,你拖家带口出行实在不方便。等到太平时候,定当谴人送归故里,绝不相难!”

说罢,秦帆淡然摆摆手。阎圃、郭嘉会意,领着中年人前去安顿住下,典韦则押解西凉军将校到临时架设的牢笼里。

庄夏此时也明白自己做了大大的错事,轻手轻脚的想随着众人往大厅外逃走。

“往哪里走啊?不要奖赏了?”秦帆冷冰冰的说道。

“不要了,不要了!”庄夏赶紧转身,冲着秦帆连忙摆手。

“说吧,事情经过。一个字都不许错漏!”

原来这中年人姓贾名诩,表字文和,凉州武威人。

贾诩年仅弱冠便被当时凉州名士阎忠举为孝廉,入朝为郎官。可因为朝中无人,又因家贫无钱贿赂上官,再加上生性凉薄、风评不佳,不讨上官所喜,所以在洛阳混了十几年还只是个小小地郎官。

董卓祸乱京师后,雒阳百官朝不保夕,贾诩便趁机辞官,打算返回武威家。而西凉军因为皇甫嵩之事,对西向关卡监视甚严,贾诩只得携家眷绕道荥阳,打算经宜阳、南阳,再经梁州返回武威。

可不曾想,期间生了汜水关之战。贾诩深知乱兵如匪,便与家人一起暂避关外乡野间,恰好被负责清剿关外残敌的庄夏所部狼牙营寻获。

秦帆是按人头数给庄夏所部放粮饷的,几个蛮兵正埋怨今日没有斩获,就现了贾诩这一大家子。

“头儿!四下无人,不如……权且充数……巴东族人等米下锅呢!”

“可这妇孺……主公可有严令,不得伤及无辜!”

“要不……妇孺放掉,成年男子杀头换取赏钱?”

“好!哥几个……手段麻利点,嘴巴严实点!”

“走咧……”

蛮兵大喝一声,眸子里掠过一丝残忍地杀机,亮出了手中锋利地腰刀,照着中年文士的心口要害戳来。

“且慢!”中年文士额头冷汗皆冒,也不知道哪来地力气,大声喊道:“在下是你们主公的……呃……故交!”

“呃?”

蛮兵呃了一声,硬生生止住刀势,锋利地刀尖距离中年文士胸口不过丝毫距离,冰冷地刀锋直透衣衫,刺得中年文士透肌生痛。

“头儿,这厮说是主公的……故交……”蛮兵愣了愣,再次抬头高声喊道。

蛮兵小头目策马靠了过来,疑惑地问道:“故交是什么东西?”

蛮兵摇头,茫然不知所谓,叫嚷道:“主公没说过不能杀他的故交吧?”

蛮兵小头目眸子里杀机重现,沉声吩咐道:“那就杀!”

中年文士大急,喊道:“我不但是你们主公的故交,其实是你们主公的叔父!对,叔父!”

“叔父?”

“呃……”中年文士吸了口气,以衣袖拭去额际冷汗,颤声道:“叔父就是……你们主公姓秦名帆,表字为民,现拜平寇将军,领梁州牧,对吧?他是我的侄儿,懂了吧?”

蛮兵转头望着小头目,问道:“头儿,主公还是他的侄儿,是不是还得听他的?这可不得了!”

小头目想了想,说道:“既然是主公的叔父,那自然是不能杀了!我去禀报少头领(指庄夏),你们几人看住他,若敢乱动……算你们的赏钱!”

“三儿,到手的赏钱就这么泡汤了,实在是不甘心。”

“头儿不是说了嘛,只要他动了,咱们就可以拿赏钱了!”

几个蛮兵目送头目骑马远去,眼睛又直勾勾的看着中年文士,直把他看得头皮麻。

中年文士实在是忍耐不住,抬手想招呼蛮兵过来询问情况。

“诶,他动了,他动了!”

“快……动手!”

蛮兵大喝一声,眸子里杀机重现,亮出了手中锋利地腰刀。

中年文士赶紧又高声喊道:“我可是你们主公的叔父!叔父!我要见你家主公!”

“主公没空,别耽搁我们收割赏钱!”

“赏钱?”中年文士不禁疑惑问道,“多少赏钱?”

“一颗人头二十钱!”蛮兵边说着边举着腰刀,数着中年文士身旁的男子人数。

“我出五百钱,让你们将军带我去见你家主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