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未解之谜衣锦还乡
历史上有很多不解之谜,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答案,只会留给后人无数的想象空间,让后人去揣测,去想象。
陈胜吴广点燃反秦烽火,一个硕大的帝国,二世而斩,但是一直到阿房宫被付之一炬,昔日横扫六国的秦军主力,却一直滞留在南方蛮荒之处,迟迟不归,最终偌大的帝国,就此轰然倒地。千载以来,有识之士在痛斥秦之暴政的时候,偶尔也会认真的思索一下,若是,若是这支军队,出现在咸阳,那斩木为兵的反抗者们,真的能挡得住这些精锐么?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南征百战,最后定鼎天下,其驾崩之后,兄终弟及,宋太宗赵光义荣登大宝,然而,斧声烛影的传说,却是一直流传至今。赵光义即位后,赵匡胤之子赵德芳的自杀,更是为赵光义的登基,抹上几分神秘的色彩,然后,事实是如何,又能有谁能有一个令天下人信服的解释?
直至今朝,建文帝的生死之迷,那就更不用说了,几百年后,都有自称是建文的后人出现,孰真孰假?谁能分辨?
崇祯十一年的那年初冬,余风的军队,出现在天津城外。
对于余风是如何说服郑芝龙,对于他渡海的大军,不仅仅不加以打击,反而是竭尽全力几乎将郑家在这片海域里所有能动用的船只都动用上,全力为余风的大军输送士兵,运输器械马匹。简直是让后世那些史学家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了,没有人知道这个戏法,余风是怎么变的。
历史上的不解之谜,因此又多了一个,而当事人双方,不管是余风,还是郑芝龙,在他们余下的岁月里,都对于这样一桩往事闭口不提,更是令人生出无限遐想。
后世有人猜测,应当是余风但是许给了郑芝龙什么难以拒绝的条件,但是,从余风后来对郑家的打压来看,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几率是相当的低的,但是,如果不是这样,以郑家的当时的实力,若是要阻扰余风渡海,那是轻而易举。
不过,这一切,都是后世的那些史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了,对于布拉德来说,当他的眼帘中,映入那面熟悉的战旗的时候,他整个人仿佛都虚脱了,这些天来的压力的和疲惫,仿佛都在这一瞬间,全部都从他身上涌了出来。也许,因为畏惧的缘故,他的潜意识也告诉他,这个时候,他还是晕迷过去更好一些。
“开门,迎接将军进城!”这是他昏迷之前,对着自己的属下,下达的最后一个命令。
对于天津的百姓来说,这外面遮天蔽地出来的官兵,没用攻城,而直接被迎进城来,更让他们惶恐。尽管这些官兵进城的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大街小巷却是早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无数只眼睛在紧闭的门后,从缝隙中忐忑不安的看着这只带着肃杀气息整齐行进的军队。
“回家了!呵呵!”何麻从进城起,脸上就洋溢这笑容,他的身上,是崭新的百户穿戴,腰间是他平素如论如何都不会佩戴的匠户营的仿制倭刀,整个人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这种感觉真好!他极力从脑海中,寻找到他当初的印象中的天津城,他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回到人市附近他那早已经荒废了数年的小屋去,这么多年他没回家,只怕早就不知道破败成什么样子。
嗯,一想到他如今衣着光鲜的出现在昔日的邻居乡里面前,他心里就是忍不住的激动。老子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隔壁巷子的那个啥刘大善人算个屁,他要再敢对老子横眉瞪眼,老子非得好好整治他不可。
“哥几个,呆会儿,咱们都告个假,回家去看看,毕竟是咱们的老家,刘头儿不会这点人情都不给的!”
“这是自然!”在他身边几个天津籍贯的老匠户,也是纷纷应和,当初,他们就是在这天津的人市上,跟着将军开始混饭吃的,当时大家都是冲着混饱肚皮才跟着将军走的,哪里会想到会有现在如今的这般风光。
队伍在渐渐行进,这一路上,几人指指点点路边熟悉的屋舍建筑,都是相当的兴奋。等到到达驻扎的营房,何麻就迫不及待的带着他们几个去找刘生敏去告假,刘生敏自然毫不犹豫的准了,只是告诫了他们一下,要注意好防卫,多带几个人出去,这点根本不成问题,何麻他们几个,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把身上的衣裳一换,谁分得出他们是这城中的百姓,还是刚刚进城的官兵。只不过,此刻要何麻换下他一声的军服,怕是打死何麻都不干的。
“城中放一个旅维持秩序,其他的人驻守在城外,这城门都闭了这么久,自今日起,每天开放两个时辰,不过要盘查严些,不能有城内居民大规模出逃的情况生!”余风骑在马上,慢慢的在大街上走着,在他的身后,是一众将官和亲兵们。
“还有粮食,这么多天,城里的米价怕是涨了又涨了,这布拉德真是糊涂蛋,难道他以为真是城里的百姓暴乱,他那两千人弹压得住么,老百姓没饭吃才会跟你捣蛋,有饭吃,谁愿意闹事,派人去核查粮库,酌情开仓放粮,将城里的米价抑制住,大军进城,靠一纸安民告示能有多大用处,多半点实事,百姓们看的见的!”
“侦缉司也要派出人,去查访一下,这封城期间,有哪些些囤集居奇的奸商和为富不仁的富户,然后,上门去拜访一下他们,总不成这恶名全都咱们担了,好处都他们得了!”
余风一边前行着,一边吩咐,身边有书记官立刻就将他的命令记录下来,变成命令,然后一一整理起来,等到余风一确认,就以命令的形式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