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地图,摆在群臣面前。
匈奴人在河套方向的兵力,让一部分列侯开始退缩。
这部分人是典型的墙头草。
更准确的说是,只想要好处,不想担风险的家伙。
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少见。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热血沸腾。
地图直观的将汉匈双方的力量,放到了一个天平上衡量。
最起码,在纸面数据上,汉室这边领先了匈奴。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
六十年来,汉朝骑兵,第一次在匈奴人面前拥有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
以前,靠着纯步兵,汉室都能跟匈奴人有来有回,没道理,骑兵占优了,还打不过匈奴!
一时间,列侯们都是跃跃欲试。
但亲临一线,有着带兵甚至战争经验的将军和列侯们却都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卢候与折兰部落的加入战场,让大家始料未及。
这两只部落没加入河套战区前,汉室还有能力在匈奴主力没有反应过来前,全吃河套,造成即成事实。
但,卢候与折兰部落的加入,使得这个计划胎死腹中。
这两个部落至少有一万可战之兵。
更麻烦的是,卢候部落是匈奴诸部中,除了东胡王卢它之的部族外,少数几个懂筑城的部族。(注1)
而且,河套地区,也不是全部都是一片荒野。
赵国和秦国在当地留下的一些城市和哨所,至今依然存在。
匈奴人可以在当地依托这些防御体系,迟滞汉军的行动。
于是,大农令直不疑在思虑了片刻后,站出来泼冷水:“启奏陛下,若大军在塞外,拖延超过三月,臣不敢保证能维持大军的补给!”
此话一出。立刻就让整个大殿的列侯们都激动了起来。
但却没有人能指责直不疑什么。
今年四月的江都风灾,为了转移和安置难民以及随后的灾区重建救助工作,将敖仓和蜀郡的存粮消耗了大半。
随后的屯垦团工作,更是将整个府库的底子都给掏空了。
如今的敖仓。据说只有三成的仓库是满的。
而在关中,粮食倒是不少。
各个官仓里,起码还有四百万石的粮食储备。
但,这些粮食却是一粒也不能动了。
因为,这是关中四百万民众的食粮。动了它,关中闹起粮荒,可不是说着玩的。
大农令居然还能挤出够五万大军三月之需的粮草供给,这本就是超出人们想象的事情。
少府令刘舍也禀报道:“陛下,目前少府存栏之牛羊诸牲畜在二十万头左右,其中,三万头,可以供给大军……”顿了顿刘舍伸出一个指头道:“大约只够大军一月之需!”
听完刘舍的言,将军们开始冷静下来。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自古以来。天大地大,吃饱肚子最大。
三年前,周亚夫派遣俪寄、韩颓当,断吴楚粮道,立刻就让吴楚大军灰飞烟灭。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没有人能不重视来自大农和少府的信息。
就连刘彻听完刘舍的话,也是微微愕然。
作为皇帝,刘彻当然知道,军队,尤其是野战军队。其实是离不开肉的。
不吃肉,士卒就没有足够的体力去进行激烈的战斗。
你总不能指望粟米和咸菜的营养就能让拿着武器,在战场上冲刺吧?
从世界战争史上的经验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冷兵器时代,大军出征,总会带上一支庞大的牲畜群。
譬如史记就完整的记载了,李广利征伐大宛,大军所消耗的牲畜数字。
而在西元十九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远征军。每天都要吃掉三百头牛以及数百头其他牲畜。
而当时已经是排队枪毙的时期了。
士卒的体能消耗,远不如冷兵器时代。
汉军五万骑兵假如要出塞,在不计算战利品补给的时候,五万人每天都至少要吃掉上千头各种牲畜。
当然,你要只带牛的话,可能,三百到四百头就能满足了。
但问题是,汉室不可能也没有这么多牛给军队吃。
换句话说,少府的牲畜饲养规模,还应该再扩大个几十倍,才有可能满足未来的扩张需求。
在心里,刘彻将这个事情记下来。
当然了,在未来,来自海洋的鱼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肉食。
这也是为什么,刘彻要大力推广近海和内河捕捞,为此下血本的缘故。
打仗,就是打经济和国力。
具体到此时,打的就是钱跟粮食。
有钱有粮,才能吊打世界。
现在就是这样,有钱没粮,让将军们跟列侯都沉寂了下来。
就是老丞相申屠嘉也是叹息了一声,没有说话。
作为一个老将军,他自然清楚,没有足够的补给和准备就去打仗,那这仗还没打就要输了一半。
只是,匈奴主力西征,幕南空虚,这样的大好机会,要是不抓住的话,申屠嘉担心,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刘彻看着将军们的意志有些消沉,于是拍拍手,道:“诸卿,这么点困难,就将卿等吓到了吗?”
“粮草不够,朕可以内孥,出未央宫财货,去关东,去辽东,去闽越、去南越卖粮,无论如何,朕也不会让朕的将士饿着肚子上阵!”
“且,燕赵之地,尚有三百万石仓米可调,蜀郡还可再漕粮百万石,转输关中,朕再命列侯外戚,节衣缩食,也能凑出百万石!”
“至于牲畜,我们可以去匈奴人那里就食,茫茫草原。匈奴人的部落散落期间,总能得到牲畜补给!”
听了天子的话,大家虽然都觉得,这很不靠谱。开什么玩笑,从燕赵调粮,到长城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至于蜀郡?走漕运。那就更坑爹了,估计得明年才能看到了。
等这些粮食到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但,皇帝永远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