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千年璞(2 / 2)

仙宝 2629 字 2022-08-22

老人哈哈一笑,随手就把箱子打开,示意道:“小哥,来看看吧。和田山料,还有岫岩河磨玉……”

祁象在看,然后就知道,老人压箱底的东西,果然不差。

一眼望去,玉质的闪透,亮白光泽,就从箱中映入眼睛。这种润白之光,那是上等玉石独有的光华。不像在店面柜台中摆放的玉石,说是玉,其实石的成分,更多一些。

玉石,玉石。

玉和石,虽然是连起来的名词,但是成分的多与少,就决定了东西的品质。

低端的玉石,价格比较低廉,经过抛光打磨之后,再涂上一层蜡,肯定十分的鲜亮,在普通人的眼中,也算是比较漂亮的宝贝。

但是在行家眼里,那些玩意儿,只能算是商品。

商品,往往意味着价格不高,品质一般,与其说是玉,不如说是石。在石头的表面,有一层玉光而已,甚至还有赝品。价格从十几块,到上千块不等,那是给普通人的玩赏之物,满足他们对于玉石的需求。

真正的行家,那是从来不玩商品的。他们要玩,最起码要玩正品。

所谓正品,自然是指真正的玉,宝石。这种玉,不需要怎么抛光打磨涂蜡,只要琢磨成型之后,随便粗磨一遍,只要不刺手就行。

因为,资深的行家都清楚,类似这样的宝玉,要养,要盘。只需耐心的盘养几年,这玉自然形成一层包浆,变得十分温润光滑通透。

这种盘养出来的玉,绝对是珠光宝气,华光绚烂,根本不是低端玉石能够比拟的。

低端的玉石,完全没有盘养的价值。有些质量差得,越盘越烂,不如保持抛光打蜡时候的状态,反而更好。

显然,现在老人拿出来的东西,就是正品玉石,品质上乘。

“料子很好啊。”

大叔看了两眼,称赞道:“六爷,这些是新货吧,才开采不久的。”

“是啊,才在山里挖出来,时间不超过两个月。”

老人伸手,把一块西瓜大小的玉石搬出来,搁在茶几上,让祁象看得更清楚。然后,他也在旁边解说:“这是和田山料,密度还可以,很不错……”

“嗯。”

祁象审视,只见这块山料,有棱角,且有风化痕迹,多绺裂,甚至还有一些斑点。但是瑕不掩瑜,从整体上看,山料玉石内蕴光泽,呈半透明状,品质绝对不差。

“是不错。”

祁象观察片刻,也有些失望:“不过与籽料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这是肯定的事情呀。”

老人无奈苦笑:“不管是皮色、皮孔,或者是分量、结构,以及沁色、水润度,综合各方面考量,都是籽料完胜山料。”

“问题在于,大家都清楚这个道理,才造成籽料价格的疯狂上涨。但是价格再高,也是供不应求。一旦有好货色,早被人预定光了。”

老人叹气道:“东西在和田挖出来,再转到我手上,不知道过了几道手。一层一层关卡下来,我也没分到多少,难啊。”

“如果你非要和田籽料不可,那就要等了,等几个月,或者半年……”

老人估算了下,笑着说道:“定单已经排到半年后了,你能等吗?如果,你真能等,那我也可以保证,半年之后,可以给你搞来一颗羊脂玉级别的和田籽料。”

“……等不了那么久。”祁象摇头。

“那就没办法了。”老人遗憾道:“毕竟我手上的货源有限,没有的东西,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此时,大叔插话道:“没有和田玉籽料,不是有河磨玉吗?河磨玉,那可是岫岩玉中的精品,有千年璞之称。在品质上,也与和田玉不分上下,非常不错的。”

河磨玉,千年璞,这绝对不是夸张。

要知道,河磨玉出自岫岩偏岭细玉沟的河床里,它外包石皮,内藏美玉。在河床里经过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河水和沙石的冲击、磨涮,表层逐渐氧化形成成石皮,而内部的美玉完好无损被包裹起来。

这样的东西,自然不比和田籽料差多少。

而且,从史料考证,中国的玉石产地,最早的,除了南阳独玉以外,就是岫岩玉了。而大名鼎鼎的和田玉开,至少是汉代时候的事情,等丝绸之路开通了,才从西边传入中原。

所以有人根据这个史料推测,当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也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其中的玉料,很有可能就是河磨玉。

因为磨河玉,多数是璞玉,石皮包裹美玉。一般人不懂,容易把璞玉当成石头,只有把石头剖开,才能够看到其中的内秀。

这方面的特征,与和氏璧的由来,非常的契合。

所以说,当年的和底璧,就是源于河磨玉,似乎也说得过去。

当然,古往今来,关于传国玉玺和氏璧的起源,可谓是众说纷纭,其中的真真假假,谁也说服不了谁。

没有实物的鉴赏论证,一切猜测都是空话,没有半点实际意义……(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